随著二○○八年北京奥运的即将到来,祖国大陆也将迎来「奥运经济」的时代,专家认为,北京奥运不仅会对两岸经济交流乃至两岸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可以整合两岸资源,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方面起到一个积极、良好的作用。
【大公报讯】奥运经济研究会副会长陈剑教授在谈到北京奥运将会对两岸经贸带来的影响时表示,北京是全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多项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去年的人均GDP水平达到五千四百多美元。而全国人均水平仅一千七百多美元。
台商在北京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奥运为台商提供了契机,北京在进行城市改造过程中,招商引资力度都相当的大,为很多企业发展创造了机遇。
据陈剑教授介绍,从一八九六年到二○○四年,全球共举办了二十八届奥运会。奥运的市场开发,是从一九八四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尤伯罗斯开始的。从前办的奥运会大都是亏损的,尤其是一九七六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亏损非常大。而一九八四年美国人尤伯罗斯的奥运会,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通过市场运作,解决了资金问题。
京城改造为台商提供机遇
陈剑教授表示,举办奥运会这样的大型经济活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
一是国家奥委会和北京奥组委的开发。这方面的操作已经很成熟,很规范了。国际奥委会的市场开发工作告一段落后,主办城市开始进行市场开发。北京奥组委的市场开发是相当成功的,基于特殊的国情,有大量的国有企业买单,主要是赞助商、供应商、特许经营,一般供应商和特殊供应商等。全国大致有十一个顶级奥组委的赞助商,即奥组委的合作伙伴。北京奥组委早已超过了国际奥委会当初预算。
二是北京市委、市政府借奥运这个契机,来推动城市改造。从整体上用奥运推动城市设施建设,推动北京的发展。现在涉及到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大概是一千八百亿,特别是轨道交通,包括地铁、轻轨、公路以及天燃气、管道、首都机场的改扩建工程,以及环境的整治等等。
三是围绕奥运的市场需求,由企业把握方向进行市场开发。在这方面,企业自主性比较大,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如何迎合市场的需求,创造机会,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所在。
奥运成两岸三地连接点
陈剑指出,一般情况下,奥运会主办城市只有一个。但现在我国突破了这种法律障碍,是北京和香港两个城市来办了。香港承担了马术这个项目,因为马术放到北京来举办是一个很难办的问题,北京没有举办过马术比赛,马匹的运费是很高的,保险费用、卫生要求都相当棘手。而香港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把马术放到香港同时也可以提升香港的地位。
他继而表示,奥运以及吉祥物都可以成为两岸一个连接点。不论意识形态怎样,是「统」还是「独」,至少它们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载体,推进两岸的共识,增强凝聚力。
最后,陈剑强调,奥运会可以整合两岸的资源,推动达成共同的认知。从这方面来看,奥运会将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方面起到一个积极、良好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