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输赢,正确引导舆论
是比赛就必然有输赢。因此媒体报道往往更多地把镜头与视角对准那些奖牌得主,甚至就是金牌得主,这本也无可厚非;还有的媒体习惯把夺金与民族精神、国家荣誉结合起[创业网www.cye.com.cn]来,这也没有错。但往往有些媒体在重视这些报道的同时却忽略了运动员本身的感受,忽略了奥运竞技的实质是勇于拼博进取的精神而非夺取金牌本身。成者王败者[创业网www.cye.com.cn]寇的思想仍在影响着报道的思维与取向。这是不妥的。
比赛有阶段性,甚至体育人才的培养也呈现梯队的特点,加上其它国家体育力量的兴起与发达,上届某项运动得了奖牌,本届运动会却未必会再得到,这本就是一个[创业网www.cye.com.cn]正常的现象。媒体在此时就一定要公正地看待胜负,如果比赛一失利,媒体就众口一词地指责,媒体本身就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尊重事实的客观性。在2004年[创业网www.cye.com.cn]的雅典奥运会上,文汇报在体操男团失利后刊发的《讲团结讲理解》的评论,就充分体现了国内媒体人文关怀的回归和对奥运精神的理解,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媒体正走向成熟。
具备世界眼光,彰显大国风范
奥运会是世界性的赛事,北京仅是举办城市。世界各国的体育政要与运动员将云集北京。来者是客,国内媒体除对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赛场上精彩表现不遗余力地报道外,还应具备世界性的眼光,将镜头与焦点对准那些优秀的外国运动员。
用弗雷德曼的话说:世界是平的。中国早已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地球也越来越变成一个村落,在国外的运动员中,同样不泛许多在中国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创业网www.cye.com.cn]的优秀运动员,况且其间关注的新闻点也是很多的。从国外的运动员中却挖掘新闻信息,捕捉比赛的闪光点,更能给观众一个真正的世界性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全景感[创业网www.cye.com.cn]觉。不仅外国观众需要了解,中国观众也一样需要了解。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做为主办国的大国风范。更何况,在新闻内容严重同质化的情况下,适当加一些“洋元素”,也不失为一种差异化的竞争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