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08奥运商机奥运商机→新闻
    


奥运营销背后的思考


cye.com.cn 时间:2007-8-16 14:47:23 来源:www.ccdy.cn 作者:郭素娥 我来说两句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奥运会的赞助商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明年的奥运营销计划,谁都期待能够从奥运这块大蛋糕中分享更多的利益。8月6日,奥运经济(北京)论坛拉开帷幕,可口可乐、三星、柯达、强生以及中国唯一一家入主TOP赞助商的联想、北京奥运合作伙伴一汽大众、中国银行等数十家企业的嘉宾悉数到场,展开了一场关于奥运经济的“巅峰对话”,再次炒热了奥运营销的话题。论坛上,多数企业认为,投资奥运期待得到直接回报并不现实,真正的目的在于回报社会、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在企业无形价值的提升方面,投资奥运是值得的。那么,奥运会会让企业的付出和最终收益成正比吗?奥运营销真的是企业的点金石吗?

    机遇和风险并存

    奥运会作为世界上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有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亿人收看这一盛会的电视转播。毫无疑问,奥运会为赞助商提供了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最佳舞台。有关数据显示,在一般情况下,投入1亿美元,品牌知名度提高1%,而赞助奥运会,投入1亿美元,知名度可提高3%。从这个角度看,企业赞助奥运会确实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的良好途径,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众多企业纷纷将目光瞄准奥运赞助。借助2008年奥运会的东风,在国内市场稳固地位的基础上再向海外进军,这是很多中国企业的打算。

    三星公司赞助奥运会的成功案例尽人皆知。是奥运会让世界认知了三星,三星也借此走向了世界。三星牵手奥运后,其通讯产品销售额从1998年的39亿美元上升到了1999年的52亿美元,2000年悉尼奥运会结束后的第一年,三星通讯产品的销售额又增长了44%,三星品牌的认可度也从5%一下子跃升到了16.2%。

    奥运的确是机遇,但是机遇里往往存在诸多风险。企业赞助奥运会,动辄要数千万美元的投入,究竟能给企业带来多少回报?还有一点不容忽视,一旦产品或技术、服务出现闪失,也会因奥运会这个平台而加速传播。

    例如,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TOP合作伙伴IBM不幸“出丑”:作为信息技术设备和服务的提供商,“蓝色巨人”在提供比赛信息时出现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低级错误。如把一个拳击选手的身高显示为0.7米,而另一名选手则身高7米。也许平常这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失误而已,但借助奥运会这一传播平台,这些失误几乎是以闪电般的速度传向世界各地。为此,IBM不得不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一场长达4年之久的“危机公关”,最终在悉尼奥运会上才挽回了颜面。


    正确看待奥运营销

    虽然成为奥运赞助商能够使品牌形象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与品牌提升相对应的是昂贵的“入场费”和极高的“入场资格”。据北京奥组委工作人员介绍,全球范围内对奥运会的赞助合作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国际奥委会“钦点”的奥运会TOP赞助商,这十几家赞助商都是全球赫赫有名的大企业,如可口可乐、柯达、通用和三星等,2008年奥运会中国唯一进入TOP名单的企业是联想集团。在TOP名单之下,是奥运合作伙伴,这是主办国自己能够确定的最高级别的赞助商,阿迪达斯即属于这个级别。其后是一般赞助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般赞助商是三四十个,最后是奥运会特许供应商和经营商。而成为奥运赞助商甚至是顶级赞助商的门槛相当高,成为奥运合作伙伴至少需要6500万美元。而且,6500万美元还只是取得这一资格,用在推广产品及其他宣传上的投入往往还要多几倍甚至十几倍。

    美国某体育咨询公司负责人杰姆·安德鲁斯曾表示,赞助奥运会可以算得上是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赞助,如果无视自身实际情况,很可能使企业陷入一场得不偿失的“烧钱运动”。例如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之时,获得赞助权的200多家企业只有25%得到回报,大部分企业由于营销战略不当只获得了很少的短期效益。

    所以,有专家指出,只有那些真正有实力、能将“奥运营销经”念得灵活自如的企业,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尚未摸清赞助玄机就匆匆上阵的企业往往会被其所累。

    那么,企业究竟应该怎么正确对待奥运营销呢?

    企业策划人叶茂中指出,如果企业没有4000万元的体育营销预算,就不要急着拿出1000万元去搞赞助,宁可少赞助一些,也要给后续的广告留出预算。不成熟的企业往往急于求成,以为花钱买个名分就会一举成名。他形象地说成“买了肉,千万不要省下买葱和蒜的钱”。

    前安踏市场总监胡众辉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也指出:“2008年以前已经没有机会了,已经晚了,即使是奥运营销的擦边球也难打了。你也要明白,这样的创造性举动更离不开企业完善的运作系统。奥运营销,你未必非要成为赞助商,但如果你没有提前做好精心准备,与其追随还不如放弃,在大象群中表演很危险。我更看好2008年以后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和草根娱乐体育。”他认为,对于那些实力不济的中小企业而言,如果没有好的创意、严密的组织策划和充足的预算,那么放弃赞助奥运或者与奥运概念保持距离或许是明智之举,因为脚踏实地做产品远比凑热闹、玩噱头重要得多。

    另外,也有业内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奥运营销成功与否,取决于策略和细节的精益求精。一方面,企业的奥运营销要关联奥运主题,要找到企业精神与奥运精神的结合点;另一方面,奥运营销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富有远见的战略,不能把它当成短期行为。

    很多企业认为,奥运赞助商资格是一把金钥匙,可以改变一家企业的命运,使之从丑小鸭成长为白天鹅。然而,真正的关键是企业自身的产品、服务以及市场营销等综合实力。奥运营销只是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舞台,究竟能否在这个舞台上演出成功,完全要靠企业全方位的努力,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BTV13日节目录制观众报名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