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今年大中专毕业生10.9万人,比去年增加2万多人,增幅达23.76%。其中,高校毕业生62957人,增加15806人,增长33.52%,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大中专生毕业生总人数也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而目前云南省大学生就业率是57.9%,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为此,云南省一方面积极提供就业岗位,一方面鼓励毕业生自主就业。
那么,昆明真正自主就业的大学生有多少?昆明大学生自主就业的情况怎样?
据介绍,云南省高校大学生毕业自主创业的数据不到3%。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还是依靠家庭支持创业,大学生真正独立自主创业者凤毛麟角。究其原因,一是资金缺乏,更为突出的是知识技能在实际运作中的矛盾,加之涉世之初经验不足,自主创业其实步履蹒跚。
云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说,大学应开设创业方面的课程,教会大学生熟悉取得经营资格程序和筹措资金渠道,了解经营经验和原则,防止违规操作。通过学习,形成一些风险意识,引导他们少走弯路,否则一些没必要的挫折会扼杀学生积极性。
那么,大学生怎样看待自主创业呢?
一位云大大三学生告诉记者:“自主创业要积累了必要的资金和社会经验才不会四处碰壁。”小晋是昆明理工大学电子商务大三学生,在云大附近文化巷的古树小店经营一年多,他告诉记者,因喜欢收集各种漂亮稀奇的手工制品,在家庭和老师的支持下开了这家店。从开始找房子和装修都亲力亲为,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也是自己办理。每一件东西都是从丽江带回来的。现在小店已步入正轨,月收入3000元。
和众多大学同学忙于找工作不一样,小晋少了些就业压力,他告诉记者,准备再开一家店,毕业后如果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就自主创业。他说:“自主创业需要积累”。
在昆明,象小晋这样未毕业就为自主创业进行“积累”的大学生还有许多。
“良好的心态很重要”,已经自主创业的一些大学毕业生,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准备自主创业创业的“晚辈”提出了真诚的建议和忠告。在昆明从事服务零售业的大学毕业生小谭说,现在不少大学生在自主创业中,不屑于从事服务业或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都想往IT业等高科技行业发展。但是,高科技项目创业往往需要大笔启动资金,创业风险和压力都很大,容易失败。因此,大学生在自主创业中要有良好心态,应先深刻了解市场和自己,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切忌眼高手低。
从事服装业多年的大学毕业生小刘认为,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对创业过程中很多预想不到的问题和挫折要有预见性,用平和心态面对创业初期坐“冷板凳”的可能。
从政府制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可以看出:政府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昆明已设立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基金,从2004年起,该自主创业基金由市政府每年投入100万元,不足部分采取社会捐资、筹款等方法补充。
大学毕业生创办、领办实体,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从昆明市大学生创业基金中给予适当的一次性创业补助。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由各级人才服务中心提供人事代理,五年内免费管理人事档案。人事、劳动保障和工商部门要坚决制止违规举办的各类考试、培训以及随意收取手续费、违约金甚至高额押金等变相收费行为,切实降低毕业生的就业成本。劳动保障部门做好政策咨询、劳动合同等服务,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严格执行就业资格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劳动保障制度,切实保障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