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西省农业厅党委书记 萧茂普
2006年 第三期
创业对个体而言,是安身之命、致富之本;对部门而言,是发展之策,振兴之道;对江西而言,是兴赣之基、崛起之路。自全省领导干部会议召开以来,井冈南北、赣江两岸,各级干部和群众思创业、议创业、谋创业,在江西大地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创业热潮。从江西的实际出发,根据农业部门的职能,笔者认为推动全民创业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共识:
推动农民创业
江西4200万人口,四分之三在农村。要推动全民创业,推动3200万农民创业是关键。推动农民创业,农业部门责无旁贷,要尽力当好三种“角色”:
当好带领农民创业的“领航员”。农民创业,最大的障碍来自思想观念。2004年,全省农民人平纯收入达2953元,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不少农村群众习惯于男耕女织的家庭劳作,满足于衣食无忧的生活水准,常常陷入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束缚而不能自拔。我们农业干部的首要职责就是以自身思想观念的转变,带动农民创业理念的更新。要抓住扫清思想障碍这个关键,善于用身边事来教育自边人,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向改革开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农村涌现出来的种养大户、龙头企业、打工明星等创业典型学习,摆脱小农经济的束缚,增强商业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激活蕴藏在广大农民群众中间的创业因子,带领农民创业致富,勤劳致富。
当好服务农民创业的“服务员”。农民创业,不外乎农业内部挖潜力和农民外部寻发展两条路子。而这两条创业之路,都需要农业部门在技术、信息、培训、市场开拓、融资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务。关键是要用热心诚心的服务,集聚农民的热情和潜能,引导他们用现代农业的理念,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是要当好保护农民创业的“守门员”。农民创业最担心的是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之重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趋势已经显现,但离农民真正“有其利、有其权、有其教”的目标还有不小差距。我们农业干部,无论从工作上,还是从感情上,都与农民有着割舍不断的密切联系。让“耕者有其田”,需要我们切实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把第二轮土地经营权证发放到农民手中;让“耕者有其利”,需要我们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全面落实“两免征”、“三稳定”、“四加大”政策;让“耕者有其权”,需要我们积极参与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农村税费配套改革;让“耕者有其教”,需要我们切实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为消除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的障碍鼓与呼。
优化农民创业环境
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赣,就是鼓励支持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发展现代农业,以支持创业、服务创业为己任,为一切有志于现代农业的创业者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全力支持农民创业。这种支持主要体现在规划支持、项目支持、产业支持和生态支持。集中财力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保障体系建设。
主动服务农民创业。包括技术服务、培训服务、信息服务和市场开拓服务。要在每年年初向农民发布主推品种和种养成熟技术,通过设立服务热线、开设专栏、举办培训班等有效形式,加大农业科技推广普及力度,向农民提供全程适时技术服务。要组织实施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使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要大力吸引各类资金投向现代农业,拓宽我省农产品外销渠道,加快劳务、技术、良种等对外输出步伐,以发展开放型农业带动农民创业。
依法保护农民创业。要坚决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将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发放到农民手中。要全面落实“两免征”、“三稳定”、“四加大”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实施农资补贴可行性的调研工作。要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积极参与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等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改革。要在稳定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符合农村实际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
农业干部要带头创业
全民创业,其内涵非常丰富,创家业、创企业、创事业,都是创业。农业干部创业主要是立足本职,支持、服务、保护农民创业,大力推进和谐创业。
一是要在支持农民创业中提高能力。在项目安排上,要不问所有制,不论集体个体,只要符合申报条件,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公开公正,不暗箱操作;换位思考,不故意刁难;廉洁高效,不吃拿卡要。在审批、登记、注册、年检等工作中,要坚持高效、灵活、务实、规范的原则,按章办事,不节外生枝;按时办结,不推诿扯皮;灵活务实,不死搬教条。
二是要在服务农民创业中提高水平。在服务农民创业的各环节中,要热情,不冷淡;要真诚,不虚伪;要主动,不敷衍;要善于沟通,不铁板一块;要认真对待,不随便应付。要高度重视全程服务、长期服务、后续服务,始终坚持真心、热心、诚心、恒心、以心换心。
三是要在保护农民创业中提高地位。对农民承诺的政策,要坚决兑现,不七折八扣;要保持稳定,不变来变去;要表里如一,不阳奉阴违。对农民创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主动协调,不回避矛盾;要热情帮助,不推三托四;要就地解决,不上交矛盾。
四是要在推进和谐创业中提高形象。创业需要和谐,和谐创业,就是要专心工作,不热衷谋私;要见贤思齐,不嫉贤妒能;要宽容大度,不尖刻计较;要心地光明,不幸灾乐祸;要同心同德,不貌合神离。和谐创业,就是要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和谐创业,就是要在全省农业系统大力倡导与人为善、和衷共济、关爱宽容、团结和谐的社会风尚,把广大干部职工的精力和智慧更好地引导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上来,形成创业富民、和谐兴农的强大合力。
《时代潮》 (2006年 第三期)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