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五大优势迎来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后,广东省进一步扩大合作区域——
江门拟设台湾农民创业园区
刚刚结束的两岸经贸论坛宣布了15项政策措施,包括在广东省佛山市和湛江市设立两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
佛山、湛江为何能跻身试验区之列?台湾农业企业为何对广东情有独钟?试验区将为粤台农业合作带来什么新机遇?
本报讯(记者/陈清浩 通讯员/成淦荣)省农业厅有关负责人昨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期,广东省采取制定更多的优惠政策措施,建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标准,开展招商引资,扩大合作区域等措施进一步扩大粤台两地的合作空间。
为何选择广东
近水楼台 五大优势
广东本就是台湾农业企业最主要的投资地区之一。
据省农业厅的消息,目前,农业及相关产业已成为粤台两地经济关系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到2005年4月底止,广东省台资农业企业数共1000多个,实际利用台资超过10亿美元。
专家表示,此种迅猛势头,有五方面优势支撑。
地域优势 粤台相邻,气候相似,很多农作物具有相互适应性,特别是南亚热带水果、花卉、蔬菜品种,在湛江、佛山、江门等地早有引进种植。
投资环境优势 广东地处沿海地区,是改革开放先行者,投资环境良好,加上与台湾人文风俗相似,早有台湾农业企业在广东投资。
市场优势 广东既是农业生产大省,又是农产品消费大省,全省户籍人口多,流动人口多,供港澳特区鲜活农产品需求大。
合作基础优势 广东是台商在大陆投资农业相对集中的省份,合作基础深厚。
经济互补优势 台湾农业资源日益贫乏、耕地减少、劳动力价格高、农业人口年龄偏高、农产品市场小等问题,但在科技、管理、品牌、市场开发上具有强大的优势;而广东在种源、成本条件、农产品市场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但缺少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台资农企带来什么
学学他们如何做生意
省农业厅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台湾农业企业对广东省农业品牌战略的实施起了很大的带动作用。台资农业企业主动实施农产品品牌经营战略,强调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促进了广东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在经营制度上,他们普遍采用规模化经营,建立了现代化的农业企业管理制度。与此同时,他们还带动了广东省农业科技的创新,为广东农业注入了一系列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和新观念,启发了农民将农业生产与科学技术相结合、与市场接轨。
另一方面,台资农业还将辐射带动周边的农民致富,将为广东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也为农民的增收开辟了新路子。
广东如何抓住机会
用两试验区带动江门台农创业园
据悉,下一步广东省将落实试验区的各项配套政策和相关规划。近期将制定具体的优惠政策、探索制定建立标准、并根据规划大纲,制定详细的发展计划。同时,开展招商引资,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台商到广东投资农业,促进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
据介绍,广东省还拟在今年成立广东省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或广东省粤台农业交流协会)。并进一步扩大合作区域,在建立佛山、湛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同时,结合江门市台湾农民投资的聚集优势,优化江门市的农业投资规划,设立江门市台湾农民创业园区,吸引更多台湾农民到江门投资农业。
两地连线
佛山:粤台合作克隆水果明年上市
本报讯(记者/李卓华 陈勇儒 周朗 林焕辉)被称为“农业硅谷”的佛山市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尽管运行时间并不久,但已对两岸的农业生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佛山本地农业最缺乏的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质的提升,老百姓也可品尝、欣赏到质优物美的水果、鲜花。
记者昨日获悉,“粤台两岸优质种苗克隆基地”将在明年结出第一批两岸合作的克隆水果,广东人将在第一时间品尝到。
今年3月刚刚开建的粤台两岸优质种苗克隆基地的粤方负责人梁启棠介绍,以前搞农业最缺的是自主创新能力,而台湾在自主创新方面却有独到之处。而且台湾农业专家深入基层的精神感染了很多大陆农业专家,在双方的合作下不少科研难题迎刃而解。
“粤台两岸优质种苗克隆基地”将由台湾农业专家和广东农业专家共建克隆实验室,运用基因单细胞克隆技术,建设大型优质种子基地。业内人士预计,基地建成后,市场上某些高价花卉种苗价格将有望大幅下降。
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是摆在佛山农业面前的一道大课题。通过两岸合作,这一瓶颈有望打破。在花卉种植方面,通过借鉴台湾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包装上推出新的组合盆景,花卉产品附加值大大提升,国际市场得到了有效开拓。
对于台方而言,大陆的市场无疑十分诱人,通过与大陆企业的合作为台湾农产品找到了一条捷径。
笔者昨日了解到,佛山市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又有新进展。核心区域顺德将在目前10个合作项目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合作范围,高明也将在7月份进行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活动,以吸引企业入场。
湛江:农民收完粮食租地给台商种瓜果
本报讯(记者/蔡日锦 通讯员/陈保强 招岩峰)记者昨日下午赶到湛江试验区所在的遂溪县台办时,刚好遇上两名台商正在签订协议,一名来自台湾彰化县的邱先生新到该县投资花卉种植业,在洋青镇首期租赁160亩土地;另一名来自台湾南投县的黄先生已在遂溪县城北村委会经营花卉种植业好几年,现在又签约扩大种植面积。
邱先生笑道,他在大陆经营销售花卉已有10多年,熟悉大陆市场,也有销售渠道,去年底来遂溪考察过,曾打算来投资花卉种植,但因为种种原因推迟了,这次两岸经贸论坛,国务院出台了15项惠台政策措施,增强了他们的投资信心。
黄先生则已爱上了遂溪这块土地,还与遂溪姑娘结了婚,他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充满信心,对在当地扩大投资更充满信心。
遂城镇分界村委会两年前就开始出租土地给两名台商种植瓜果和花卉。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杨华中称,台商罗先生在分界村租赁100多亩地种植瓜果,进行季节轮作,一年两造,清明前退回给村民种粮,农民收完粮食作物再租给他种瓜果,每亩每造租金400元,年租金800元。出租土地的农户还被罗先生雇用打工,平均月薪400元。因此,村中大部分农户都增加了收入。
杨华中说,台商的经营思想和理念给干部群众带来了冲击和震撼。台商对销售自己种植的瓜果特别讲究质量,只要有一点点问题都不让进入市场。过去,他们一些村民销售瓜菜为了多赚点钱,往往会以次充优,结果适得其反。
它山之石
福建省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
目前,包括福州与漳州两个试验区,也是目前成效最好的试验区之一。福州试验区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为重点,漳州试验区以发展外向型农业为重点。
山东平度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
以农副产品加工、种植、养殖为主,划分为七大合作生产区,另设有四大功能区。其中台湾大华农业公司已租用了8000多亩土地,引进日本优质苹果与水梨等种植,产品大部分出口。
黑龙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
呈现点状分布,包括了哈尔滨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与黑龙江农垦总局。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畜牧业与林业生产基地,正好是台湾缺乏的领域,为具备资金与技术优势的台商在此一地区开发提供了条件。
海南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
是唯一以全省为范围的试验区,于1999年初设立。海南省与台湾气候条件类似,是发展热带农业的最佳地区。台商投资已初步形成优良品种引进繁育场、热带水果开发区、热带花卉开发区、水产品养殖开发区、休闲农业开发区、农产品加工保鲜区、甘蔗种植区、蔬菜开发区等“一场七区”的雏形。台资企业还形成十多个较大规模的制种育苗基地。台资农业企业已成为海南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销市场与外销创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陕西杨凌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
在海峡交易会上,来自内地的参观者品尝着台湾水果。随着广东跻身两岸农业试验区的行列,不但广东省群众可以尝到更多的台湾水果,广东省农业也将受益良多。新华社发
2000年批准,正式成立于2001年。试验区内设立农业科学园区、农业产业园区、现代农业及社区建设示范园区、农产品储运与营销园区、农业推广辐射园区和农业观光休闲带等六大专业区。 (钟和 专题统筹 陈韩晖)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