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22日电 “我们公司此次参会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求合作伙伴,交流会为许多像我们这样的海外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大会把每个公司的产品、专有技术及联系方式做了系统的整理,并做成会刊发给每一个参会人员,这样,对我们产品感兴趣的投资商就可以直接找到我们。这不,上午刚开完会就已经有人找我谈项目了,可以说是立竿见影了。”西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少君这样开心地告诉记者。
今天上午,在北京市人事局和北京科博会组委会共同主办的“中国海外留学人员及国际科技项目交流会”上,像李少君这样的“海归”有130人之多,国内参会单位高达400余家,更有数以百计的“民间科学家”带着自己的专利技术和产品前来寻找商机。
北京市人事局的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北京市一直重视留学人员的创业工作。北京市人事局和北京市科委联合开展了“北京留学人员创业园”的评价认定工作。目前,北京市已经有17家留学人员创业园,拥有场地面积36万平方米,累计吸引留学人员2000余名,创办企业1500家,注册资本近40亿元,吸纳了13000多名高新技术人才。
在交流会开幕式暨“北京留学人员创业园”的授牌仪式上,大会发布了《关于命名“北京留学人员创业园”的通知》,对海淀创业园、望京创业园、清华创业园等8家留学人员创业园进行了授牌。随后,参会的130多名海外留学人员与100多家国内外风险投资公司、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代表以开放的方式促膝而谈,拥有专利技术和产品的个人或企业,可以随意选择企业投下自己的“橄榄枝”。大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为方便企业而准备的《合作意向书》,几个小时就被领取一空。
大会结束时记者听到“海归派”们这样的声音:“明年的交流大会应该将技术和产品进行一下分类,这样选择时就更加方便了。希望能为我们带来切身利益的交流大会越办越好。”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