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VISA在亚太地区的一项调查,无疑又为B2C这个“繁荣”的行业注入了强心剂。
Visa近期选择亚太区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中国大陆及香港、印度等几个典型市场,围绕电子商务发展趋势进行了专题调研。Visa中国区创新产品总监李涓表示,目前,亚太区是全球互联网用户最大的一个区域,有6.5亿。从总体分析,在整个亚太区,随着这两年电子商务持续的高速增长,往后几年的发展会相对减缓。但对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而言,因为原有的基数较低,所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在这一增长过程中,亚太区电子商务的增长速度将会超过美国。“预计今年中国B2C销售额将达111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中国有可能超过韩国,成为亚太区第三大电子商务市场。” 而中国电子商务的销售额在这几个国家总额中的比重,将从2006年的4.1%增长到2011年的10.6%。
一谈起B2C,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价格低。B2C企业负责人最常说的话是,“因为我们是从厂商那里拿到第一批货,减少了库存压力,中间商环节,以及相关的房屋租赁成本,人力成本,所以我们能够真正的将质量好,价格优的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去。”
事实果真如此吗?未必。如果按照这个道理来运作B2C垂直网络的话,那些本身拥有生产资源的中小企业将会更加适合操作B2C,何必将自己的产品交给一个类似于中介的B2C网站去做。
最近几年,从事与B2C有关的垂直性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百货,家电,钻石,鞋子,衣服,茶叶,鲜花等等B2C是应有尽有。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可是繁荣的背后,国内大多数企业还在为生存而挣扎。归结的一句话,就是亏本赚吆喝,圈钱搞规模。
前不久,接触一个做B2C的网络公司,开口就要1000万,然后大谈自己的企业未来规划,能够超越凡客,携程,未来上市等等豪情壮语。我们可以理解这些做B2C的年轻人,毕竟他们的阅历比较少,把事情看的简单美好,认为一个好的创意就能造就一个成功的企业。
在这里我们先不谈团队和创意执行力的问题,单就创意本身是否就无懈可击呢?B2C简单的说,就是网上销售东西。那么首先 我们需要解决货源问题。你的货是不是最便宜的,产品是不是最优质的,产品的种类能否保持更新和适应消费者的要求,你能拿到的资源别人是否同样可以获取,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怎么保证?其二,物流中的问题如何解决。你的办公费用,网络费用,物流费用以及相关的运营成本叠加后,是否你的产品仍具备价格竞争力?其三 ,我们再来谈服务问题 ,客服如何安排,如何处理客户的投诉和咨询,客户维护如何进行等等。所有的这些问题,都是B2C企业中所必须面临的。
PPG是B2C中失败的 一个例子 。它的失败不是在于其商业模式的失败,而是败在产品的质量和多样性,以及客服的再开发上 。
京东数码和新蛋已运营了好几年,每天的客户量和订单量都是不小的数目,但是企业还是在亏钱,这与其经营本身没有太多关系,而是因为其行业产品的利润薄,而本身人力成本和物流以及一线城市的房屋租赁成本更增加了公司的运营压力。
一号店的崛起,属于典型的亏本赚吆喝,圈钱搞规模的B2C的代表。从前期的网络联盟到目前的广告宣传,一号店摆明了就是花钱买注册顾客。但是这些顾客的再次消费,以及在这些顾客上的投入能否产生效果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事情。对于这种运营模式比较简单,类似于超市网络搬家的B2C,如果仅仅依靠卖东西给客户,赚取微波的利润,一号店的前景无疑是黑暗的。
凡客截止目前是成功的,但是这种成功能持续多久,是否具备品牌的衍生性。想必在产品的多样性以及顾客的重复性购买方面,凡客还需要多琢磨琢磨。
是不是B2C行业就没有很好的切入点呢,当然不是。看看钻石行业的小鸟与茶叶行业的西厢茶坊,就明白行业的选择与B2C赢利之间的重要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