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评论员 王琍 国庆前夕,国务院正式下发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个被业界称为“国29条”的《意见》传递了什么?舆论普遍认为,“国29条”将起到振兴经济、带动中国经济转型的作用,这是因为“国29条”将发展中小企业放在了首要位置。
就世界范围而言,经济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石和发展的动力,仅就制造业而言,中小企业吸收的就业人数占制造业就业总人数的60%~80%,而大型企业是领头羊,起着引导方向的作用。或许有人会担心关注中小企业会忽视大型企业,但这种担心显然多余,就像领头羊没有了,羊群中自然会产生新的领头羊一样。由于中小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比大企业低,同样的投资,中小企业可以容纳比大型企业多14倍的就业人口数,同样也可以比大型企业创造更多的社会需求。
世界金融风暴袭来,中国经济未能独善其身。虽然凭着中国政府的强大调控能力,可以瞬间启动4万亿的投资,但是4万亿不可能是常态,而4万亿主要投入的是铁路、公路、基础建设,投资大、见效慢。因此,“国29条”的出台,被认为是在4万亿之后再次为经济长期发展注入动力,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又一个转折点。
但是,困难也很明显。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型而来,转型前的社会经济结构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路径,拿“国29条”看,共有八个部分,分别是:一、进一步营造有利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二、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三、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四、加快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五、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六、努力改进对中小企业服务;七、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八、加强对中小企业工作的指导。其中,最关键的是第二和第三部分,如果把中小企业比做汽车,解决了以上两个部分,就如同一边装上了马力强大的发动机,一边减轻了车上的负担,可以让经济之车高速前进。
让人担心的是,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呈现典型的二元结构,一边是数量少但规模大的国有和大型企业,另一边是数量多但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我们的金融和税收政策十分偏爱国有和大型企业,争相给他们贷款,对他们的减税也爽快,而大量中小企业,贷款难上加难,减免税是少之又少,而各项额外的税费反而很多。“国29条”如果能切实得到贯彻落实,这种状况将得到改变,中国经济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系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