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网Cye讯:一时间“富二代”的教育培养和企业接班问题立马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再早些时候,8月份江苏省委组织部下发了 《关于在全省实施 “千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意见》,计划用两年时间培养1000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其中的主要对象之一就是大型民营企业的接班人。对此,一些人担心:政府出面培养 “富二代”,必然动用纳税人的钱,这样对因贫穷而上不起学的孩子不公平。笔者认为这并非问题的关键,因为如果政府帮助企业把“富二代”接班的问题解决了,“百年企业”反过来会回报政府更多的税金。这显然是一个良性循环。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究竟能有几多路径解决“富二代”的接班问题。政府直接出面呼吁呼吁,培训培训,当然有好处,但这只是触及到皮毛。“富二代”要子承父业,主要还是看父亲如何栽培及“富二代”本人持什么态度。改革开放30年来诞生了三代企业家、老板。1984年,柳传志与其他10名计算所员工以20万元人民币,创办了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前身)。研究者通常就以1984年前后为第一代企业家、老板集中出现的时段。第一代企业家、老板基本上是两类人:从体制内破茧而出的“不安分者”和体制外的社会边缘人,乃至一些“三无人员”,他们大多是从摆地摊谋生开始经商,属于被动型;第二代企业家、老板诞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创业潮,特点是知识分子下海的多、乡镇企业老板多;第三代企业家诞生于2000年前后,从事IT产业、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比较多,马云等是代表人物。
同样按照这种时段的划分,陶瓷行业第一代企业家、老板基本上都是国有、集体企业厂长、经理。佛陶集团等是代表。第二代企业家、老板比较集中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至本世纪初,这短时间通过乡镇集体企业改制催生了一批企业家、老板,同时也有一部分知识精英陆续从国有、集体企业出来创业,圆了自己的企业家、老板之梦。目前,陶瓷行业的第一代企业家、老板基本上已经退休,也基本不存在接班人的问题。第二代企业家、老板则一部分已经接近Cye.com.cn或到了退休年龄,80后一代是他们的后备队。但目前这批人基本上都还是企业的掌门人,像唐山惠达那样形成明显交接班态势的很少。另一部分拥有70年代末、80年代初学历背景的企业家、老板多数出身在六十年代前后,未来10至15年这批人也面临企业接班人的问题,届时90后是接班的主力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