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福州市委最近在该市10230名农村乡镇青年、大学生、进城务工青年和机关事业企业单位青年中发放调查问卷,对青年的就业创业现状及需求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创业活动最活跃的群体是进城务工青年,机关事业企业单位青年选择创业的最少。
问及“你尝试过创业吗”时,14.5%的进城务工青年表示“有”,选择同样答案的农村乡镇青年占10.77%、大学生占3.2%,而机关事业企业单位青年有过创业活动的只有1.9%。
调查分析认为,不同群体的创业意愿不同,这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所从事的工作有关。进城务工青年、农村乡镇青年不怕困难、吃苦耐劳,通常在掌握技术和资源后,逐步走上创业之路。他们的创业实践表明,学历低并非创业的主要障碍,要富有创业激情、善于学习和思考、勤于尝试和改进,最终能走向成功。大学生虽然易于接受新事物、有创业激情,但最终走上创业之路的并不多。机关事业企业单位青年的工作相对比较稳定,尝试创业所占的比例较低。
调查发现,创业准备不足是阻碍青年创业成功的主要因素。农村乡镇青年虽然具备较强的进取精神,在城市打工的生涯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技能,但他们受教育水平、人力资本限制,与城市创业者仍有很大差距。问及“主要缺乏哪些方面的经验”时,他们认为主要缺乏市场经验、社会经验、行业经验和管理经验。调查显示,农村青年创业过程中,资金、人才和核心技术的缺乏是创业路上的拦路虎。虽然政府、群团组织为他们的创业提供了小额贷款、初期免税等一系列优惠条件,但这些资助毕竟有限。另外,缺乏创业项目、不了解市场需求等也是影响他们创业的不利因素。
大学生虽然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但在创业的核心竞争力方面与其他创业群体相比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也是大学毕业生不敢、不愿创业以及创业不成功的重要原因。调查表明,大学生创业最缺乏的是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其次是专业技术。因此,要培养大学生洞察力、判断力、理解力等方面的创业素质,并更深层次地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核心素质,同时使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项目与社会需求和发展相契合,提高创业成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