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齐琳 任维 潘建/文 韩玮/制表
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建设规划终于拿到了国务院的一纸批文。早已跃跃欲试的各路资金也将开始瞄准“国际旅游岛”的头衔,向海南的各个领域挺进。除了旅游业增长将名正言顺获得投资和消费双引擎,已经引来泡沫争议的海南地产也势必迎来新一轮疯狂。
开发商早已布局只待升值
国务院昨日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地产方面,《意见》鼓励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发展富有海南特色、高品质的星级宾馆、度假村等房地产项目以及避寒、疗养等不同需求的度假居住型房地产。
实际上,即使不明确“鼓励”,海南地产行业也早已而且更加会成为资本关注的焦点。以三亚为例,从2001年的1400元/平方米涨至现在的16000元/平方米,而博鳌房价最低也近万元。国际旅游岛利好消息的释放,又将催生怎样的疯狂呢?
“国际旅游岛的获批,肯定会将海南的楼市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中信海南博鳌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策划经理黄振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富裕起来的中国人需要自己的黄金海岸、度假天堂,海南旅游地产特别是占有稀有资源的物业,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而这样的项目现在已经越来越少,毕竟中国只有一个海南,因此海南的地产,特别是旅游地产肯定是长期看好的。
如果开发商此前没有进行布局,现在再行动恐怕为时已晚。黄振华告诉记者,在从海口到三亚595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上,全国各地知名开发商都敏锐地嗅到了国际旅游岛规划带来的机会,早已提前布局,动辄投资数十亿、上百亿的旅游地产项目星罗棋布,其中不乏雅居乐、富力、万科、鲁能、保利、绿城、华润、中信、中体等知名企业。
黄振华认为,在国际旅游岛获批之后,如何用好已经开发的项目,以及如何防止开发商囤地坐享资源紧缺带来的升值空间,是开发商和政府部门需要研究的问题。不过,无论房价或地价,在海南继续上涨的趋势都已明朗化。
旅游提升不应仅限于政策突破
近几年,全球兴起“海岛游”热潮,普吉岛、塞班岛、巴厘岛……各地海岛旅游也搅热了当地经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仅将从旅游产业入手拉动海南地区经济增长,也为全国旅游业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意见》明确了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发展目标,即“到2020年,旅游服务设施、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与国际通行的旅游服务标准全面接轨,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实际上,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对我国旅游业的整体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指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提出已久,这里将为全国旅游产业的改革创新提供先进经验,从而带动全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则表示,国际旅游岛首先要求旅游产业高度开放,加快推进旅游要素的国际化改造,比如建立消费品免税区等等。如果仅限于旅游产业的某些政策突破,将很难实现国际旅游岛的战略目标。
此外,很多地中海、加勒比海附近的岛屿拥有丰富的海岛、海滨旅游经验,海南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还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基础设施、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多样化开发方面进一步完善。
可能入选下一批石油储备基地
针对海南的资源优势,《意见》提出,要加大海洋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提高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把海南建成南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服务和加工基地。
南海蕴藏着巨大油气能源,当地油气资源勘探目前主要是中海油在作业。据了解,中海油未来10年到20年间将在南海投入约2000亿元,计划建成年产5000万吨的油气当量产能。
“目前南海的石油资源勘探总体还是不行的。开发力度较小,主要是因为没有配套的炼厂,油勘探出来,不好处理。”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董秀成向记者表示,《意见》中明确了海南的相关定位,将会推动配套炼厂的建设,促进南海的油气勘探开发。
与此同时,《意见》还提出,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鼓励发展商业石油储备和成品油储备。业内分析认为,沿海城市进行石油储备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前几批的石油储备基地中基本都处于沿海城市,一旦海南的石油配套设施建好,海南很有可能成为下一批石油储备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