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观察→新闻
    


李开复招聘要求:每周最少工作80小时


cye.com.cn 时间:2010-3-16 1:22:31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木木 我来说两句

  李开复谈招聘要求:每周最少工作80小时 

科技时代_李开复谈招聘要求:每周最少工作80小时

李开复

  导语:英国《每日电讯报》近日撰文称,在率领谷歌入华之后,李开复又开始了一个更为艰巨的挑战──创建中国的硅谷。

  以下为文章概要:

  在率领谷歌入华之后,李开复又开始了一个更为艰巨的挑战──创建中国的硅谷。

  李开复在2005年离开微软加入谷歌,去年辞去了这家搜索巨头的中国中国区总裁一职,转而成立了创新工场──一家专门投资于中国本土人才的风险投资公司。

  创新工场已经投资了3个移动电话技术公司,李开复的目标是,在接下来的10年里每年推出3-5个新创企业。

  “这些公司中只有少数一部分会活过一两年。”他说。“但是他们将有可能成为数百万美元收入规模的公司。”

  但是,如果他们能继续成长为下一个谷歌、Facebook或Twitter的话,李开复就不可能还手把手地带着他们前行了。“我们的投资重点聚焦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他说。“我们是一个1亿美元的基金,涉及的每项投资在100万美元左右。”

  李开复说,创新工场吸引了来自YouTube联合创始人陈士骏、iPod代工商富士康的投资,公司将尽可能久地持有新创企业的初始股份,但在第二轮融资之后便不会追加投资。

  “我的工作就是寻找聪明、有创造力的创业者,给他们配备最杰出的工程师,帮助他们提出和完善其创想,将产品推出市场,然后再获得新的外部资金。”李开复在他本周共同主持的阿布扎比媒体高峰会上如此介绍道,以期吸引更多投资。

  仅创立6个月的创新工场,目前已收到10万份充满渴求的技术人员求职书。

  “我们宣布公司成立的当天,就收到了7000份简历。”他说。“其数量之多,让我们无法一一阅读。我们不得不专门写了一个软件,以便更好地筛选这些简历。“

  通过了简历筛选的申请者将要回答三个关键问题:“你写过多少行代码?你是否愿意每周最少工作80小时?您会不会接受大幅降薪?“

  如果创业者的答案是“非常多”、“愿意”和“接受”,那么这些创业者将能获得该公司的一份股权,如果创业成功,他们就将变得非常富有。”

  李开复要求创业者在公司起步阶段将个人生活暂时搁置一旁。

  “他们会说这是他们喜欢做的事情,但他们需要确保其喜爱程度足以让他们愿意在未来两年里将全部生活用于创造产品。”他说。

  如果他们不能确定,李开复的答复便会是:“抱歉,我们不适合你。”

  李开复说,他上午到达办公室时,经常看到地板上散落着工程师的睡袋,他们沉浸于工作之中,常常数天没有回家。

  他说,如果中国想要挑战硅谷作为创意中心的地位,这种执着精神和拼命工作则非常重要,因为该国的教育系统存在“根本性的缺陷”,使得整整一代人丧失了质疑传统思维和创造独特发明的能力。

  “和(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相比,中国的创业者拥有相同水平的热情,但跳出既有框架去思考的能力就比较少见。”他说。“他们的想法很聪明,但范式改变并非一夕之功。为此,我们仍然要向硅谷学习一段时间。”

  他说,中国的创业者和工程师将受益于主场优势。“中国的互联网业远不同于美国和欧洲。如果不虚心听取用户并密切注意那些微妙的差异,你肯定会失败。“他说,美国人愿意相信美国公司在中国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喜欢美国公司”,但他认为,“真正的原因是,这些公司没有正确地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

  李开复说,随着互联网功能更强的手机出现爆炸性增长,中国互联网市场将很快超越美国。

  “移动互联网是最令人兴奋的事情。”他说。“它知道一切关于你的信息,比如你对什么感兴趣,你现在哪里,以及你做了什么。” 

  他预计,在六七年内,中国的8亿手机用户都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今天这个数字还是3亿。“13亿人中有8亿,这已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比例了。”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BTV《成长在北京》融资对接报名 ·《中国教育机构名录》网上订购
·人大明德女性硕士研修班 ·吉林通化3500亩用材林转让或合作
·14日董进宇博士北京演讲 ·财智传奇中小企融资挑战赛
·3月25井冈山红色领军之道 ·3月卓越领导力总裁训练营
·YBC青年创业大讲堂将举行 ·口才树公众演说远程特训营

·新闻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