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广州市被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82个首批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之一。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广州市全方位、多层次的创业格局基本形成,以创业促就业,建设国家创业型城市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国家创业型城市特别是国家中心城市的要求相比,还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国内外经验借鉴
1.因地制宜确定重点。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同,决定了其可能适合的创业类型不同,创业群体的需求不同,政府对创业支持的重点也不一样。比如,美国将创业教育引入学校并建立了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日本则以高新技术为创业支持的重点,欧洲国家的创业支持重点则是中小企业创业;同样,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创业是深圳市创业支持的重点之一,而内地不少城市则在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优惠政策。
2.分类扶持有的放矢。不同创业群体的创业选择不同,在创业中可能面临的难题和需求必然不同。各国、各地区在创业扶持中采取区别对待、分类支持的办法,创立专门针对大学生、妇女和海外留学回国人员的创业服务指导中心,并提供不同的服务和指导。
3.政策配套优化环境。良好的创业环境,在于各个创业政策条件相配合,并与当地的基础条件匹配,共同构成和谐的“创业生态系统”。从国内相关城市的做法和经验看,为了促进创业就业,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搞好软环境建设,力求制定颁布一系列相互配套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为创业扶持提供保障。
4.起步开始全程扶持。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对创业的扶持都是从创业者开始起步时就给予扶持,甚至是从创业者的创业意愿形成时就通过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等方式予以扶持,帮助其进一步完善其创业计划,促成其成功创业。
相关的对策思考
借鉴国内外建设创业型城市的经验,结合广州的实际,要进一步推进广州建设国家创业型城市,主要是要通过推进政策创新,优化政策体系,完善实施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建设创业型城市中的服务功能、激励功能、保障功能以及环境建设和人力资源培养功能等。具体包括:
1.推进制度创新。(1)优化政策体系。目标是形成“扶持政策整合化、扶持对象多元化、扶持内容全面化、扶持时机全程化”的创业政策扶持体系。首先要对现有的各部门出台的创业扶持政策进行梳理整合,根据各类别创业群体的特点,出台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并进一步扩大相关扶持政策的覆盖面。同时,进一步将相关的扶持政策的起点从创业前延伸到创业初、创业中以及创业成功后的发展等全过程。(2)加大扶持力度。既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扩大创业贷款担保基金规模;又要进一步放宽创业贷款限制,扩大贷款覆盖面。(3)降低创业门槛。应该按照“非禁即可”的原则,放宽创业准入限制,进一步简化注册与审批程序,积极推广“创业一条龙服务”和政府购买创业服务等先进经验。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