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网络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未来全世界只有五台计算机,Google公司一台,IBM公司一台,Yahoo公司一台,Amazon公司一台,微软公司一台。但这不妨碍你遨游“云端”,因为云计算将会把一切变成现实。
自Google公司提出云计算概念以来,就备受人们关注。为争夺潜在的市场份额,一些千亿级企业都相继推出自己的特色产品。IBM公司推出了“蓝云”计划,着手在全球数个城市建立云计算中心;Amazon公司在原有的EC2(Elastic Compute Cloud,弹性计算云)业务基础上提出了Amazon Web Services(亚马逊网络服务),全面进军云计算;SUN公司宣布了“黑盒子”计划,苹果公司推出了名为“Mobile Me”的云计算业务;惠普、英特尔、雅虎、戴尔等公司巨头也纷纷进入云计算市场。
当云计算发展至2009年,从原来莫衷一是的概念,到现在相关企业提出的落地方案,这一年,在云计算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就中国市场来说,云计算市场的发展潜力更让人关注,正如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在“2009首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所言:“在将来五年十年,随着手机、上网本等新的多元智能设备,全球60亿人都可以受益。过去IT中心是在美国,在欧洲,现在重心转移到中国在内的亚洲。”
2010年,随着各大企业在加大投入,以及推出新的云计算发展计划,将会上演一场群雄逐鹿、问鼎中原的争夺战。这场战争不仅是在谷歌、IBM和微软等公司巨头之间,还有已加入战争的思科、惠普等国内外公司。可以预见,2010年将迎来云计算时代。
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甲骨文公司CEO拉里埃里森曾认为,云计算只是当前IT业界出于商业目的所追捧的广告词。还有些人认为,云计算技术就是基于互联网的计算;云计算时代客户端同样重要;云计算就是“软件即服务” 虽然业界对于云计算概念的定义和范畴莫衷一是,甚至有人质疑云计算技术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是“皇帝的新衣”。
然而,经过2009年的发展,云计算从概念已走向实践。就此,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中心总经理朱近之认为,如果说以前的云计算还停留在概念和想象层面,停留在像使用水和电一样使用计算资源的描述上,那么,2009年云计算的重点已开始从概念走向实践。
据了解, IBM公司已与山东省东营市政府签署“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黄河三角洲云计算中心,构建“智慧东营”,进而推动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微软公司也联合杭州软件园通过动态数据中心的概念,在私有云上提供在线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的服务。
实际上,在2009年云计算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抽象到具体,从概念到实践,检验其发展的可行性,让漂浮不定、模糊不清的“云”清晰地呈现在普通用户面前,让他们真切感受“云”不是那么遥远。然而,正如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云计算也是如此。
传统IT行业之殇据
相关预测,云计算一旦形成规模并投入使用,将会给人们提供全新的消费、生活模式。同时,对传统IT行业也将带来巨大的影响,人们不再关心软件是哪个公司生产的,正如人们不关心现在的邮箱是哪个网站的邮箱一样。即便不具备编程知识的人,也会操作软件编辑,制造适合自己的软件。
就此,中国工程院和欧亚科学院双院士、著名计算机工程和人工智能专家李德毅教授认为:在云计算时代,电脑硬件、输入设备、软件等传统的IT行业的业态将发生巨大改变。那时,如电脑、电视、摄像机、手机等现代数码设备的功能将逐步融合,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的“四不像”将产生。而且,传统的笔记本电脑也将会很快消失,而被一些多功能终端设备取代。
与此同时,与传统IT行业相关的技术链也将消失,如按时设计服务管理项目、小型及老式云计算、二级企业软件等。在一定程度上,它们就如同90年代早期的多平台应用工具一样,当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后,这些工具也很快被取代。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