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斌则说,“其实人们睡眠的刚性需求很简单,洗一个热水澡,睡一个安稳觉。”
而许美江也强调,胶囊公寓是只是一种“床”,而非房子。他们当初申请专利名称为太空舱式睡眠床。
但郭文进坦言,胶囊酒店其实是在高房价与强烈的住房刚性需求的冲突中产生的,并不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要在酒店行业中有一个持续发展,必须有不断创新的概念注入进去。
对于胶囊酒店在西安的市场前景,西安维能培训学校校长李兵认为,其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便是消费者的观念问题,“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是不愿意承认自己住在胶囊公寓里的,即使是暂时的,更何况他们的价格定位优势并不大。”同样,陕西省饭店协会的一位负责人也表示胶囊酒店并非酒店的发展趋向,在经济型酒店竞争的西安,很难找到发展空间。
而媒体对这个项目的关注程度虽曾让这个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吃惊,但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一些困惑。
“我们当初对太空舱的定位是客栈,甚至酒店,客户群体也锁定在中端人群,但媒体却大多倾向于用‘公寓’这个词,并大面积地与廉租房联系起来,成为一个非常敏感的社会问题。”当初,他们只是考虑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附带解决一部分低收入人群的住宿问题。
北上破冰
在西安YOYO太空舱客栈进展缓慢的情况之下,陕西太空舱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并没有停下自己“胶囊公寓”的拓展步伐。
规划妥当的男宾区、女宾区、洗浴区、休闲区等,188个舱位,300万的投资,随着许美江手指的移动,该公司正在北京中关村筹建的太空舱酒店的雏形尽显。
这是这家专门生产太空舱的公司在两年艰苦创业后北上的破冰之举。 “我们必须做好这家样板店,树立起胶囊酒店的形象,为胶囊公寓正名,不能让它继续被误解。”该公司总经理张智斌说。
公司目前在北京全力筹建的样板店,预计在2011年4月底开业,按照一般酒店的设计规划,很难在几个月内完成对酒店的整体装修,而在北京开50家连锁店的计划也已经在酝酿之中。
而据张智斌介绍,投资一家这样的酒店,成本大概只有经济型酒店的1/4,而价格却是当地区域经济型酒店价格的1/3到1/2,因其对空间利用的高密度,利润空间远高于经济型酒店。
而面对曾近在全国轰动一时的黄日新老人的黯然退出以及人们对上海胶囊旅馆的质疑,副总许美江有着自己的看法。
“黄日新老人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他的产品其实是偷换了‘胶囊公寓’这个概念,缺乏长远的商业发展规划,只有实现双赢才能实现健康发展。”许美江说,“他设计的产品过于简陋,也没有一个规范化的管理,很难满足人的正常生活需要。”
而对比于在上海即将开业的胶囊旅馆,许美江对公司的产品则是满怀自信:“我们的产品和他们相比更人性化,更高端。”
威客网上,陕西太空舱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如今已经悄然更名为凯浦师酒店,还能在网页上看到这家公司的Logo+VI视觉应用设计招标广告。
而今公司正全力在北京打造的样板店定位为三星级,“收费确定在88元每天,但却能让客人享受到星级服务,这也是我们与二环和三环之间的那些价格在260元左右的酒店的竞争优势。”许美江说。
公司将客户锁定在经济实力不够,但仍不希望自己的住宿品质打折扣的人群——年轻人身上,包括一些差旅人士。这与黄日新老人的客户定位是有很大差距的。
太空舱在北京的运用其实已非该公司产品的第一次产生市场效益,上海世博会期间,就有100个舱位被用做志愿者宿舍。
“尽管现在对我们的产品持观望态度的人多一些,但外单还是有一些。”许美江介绍,他们已经收到美国一家企业40个舱位的订单,而莫斯科、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也存在意向客户,目前正在沟通当中。北京数码集团购买200个舱体作为员工的临时休息宿舍的意向已经基本确定。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