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八:互联网领域竞争加剧,仍会出现竞争企业间的纠纷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有理由对2011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寄于足够的信息与热望,我们有理由估计2011年中国互联网将在2010年基础上更进一步甚至突飞猛进。
但是,基于过去互联网行业发展经常起起伏伏且许多领域的热点切换非常快的特点,加上模仿成风而创新不足的中国大环境,我们有必要冷静思考2011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并关注中国互联网产业正在经历新的转型。
瑞咨询集团总裁杨伟庆曾经提出,国内互联网行业当前正出现三大转型趋势:首先,由娱乐互联网转向商务互联网;其次,开始出现由外资互联网转向内资互联网的趋势;第三是从“相对温和”的互联网转向“较为残酷”的互联网。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抢夺用户,竞争环境正日趋激烈。
比较明显的情况已经在2010年出现,相应的恶意或疑似恶意竞争的现象纷纷涌现。2010年,我们看到了360与腾讯的“3Q大战”,并牵扯了其他一批相关企业;我们还看到中国联通为了遏制竞争对手引起的“机卡分离”带来的损失而修改了iPhone用户协议细节,采取了一些相对严厉的手段;我们看到,一些视频网站之间出现了较为激烈的版权纠纷,并因此走上了法庭;同样,两个知名的“开心网”也在法庭上多次过招,最终以千橡集团被判不能使用“开心网”的名字才得以告终;我们还看到,盛大文学盯上了百度旗下的文库,虽然百度文库自我辩解,但相关版权纠纷仍然并未结束。
这么多例子都说明,互联网行业的竞争是异常激烈的,在一些法律及行业规范尚不能跟上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明显的或不明显的恶意竞争将在2011年继续出现。
预测九:互联网企业通过创新与创意寻求盈利模式的突破
虽然,我们可以对2011年的互联网发展充满希望,但是,我们有理由担心2011年及今后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创新能力能否有所突破。
毕竟,在过去这么多年,中国互联网还是以模仿国外同类网站为主要发展模式。虽然我们也出现了许多用户量巨大的互联网应用网站或服务,但是由于创新能力的匮乏,加上中国互联网本身的局限性,导致在世界范围内能叫得响的中国互联网品牌寥寥无几。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往往与“山寨”与模仿联系在一起。虽然,最近工信部提出“模仿也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发展”,但是工信部的描述中更加强调的是创新。如果没有创新,那么不仅会更多地涉嫌侵权,并引来更多的官司,而且会削弱企业的特色与核心竞争力,相应的有影响力品牌的出现更是机会渺茫。当然,对于中国“山寨精神”及创意产业的知识产权问题,也许会在新的一年中得到业内外人士更深入与全面的理解。
2011年,中国互联网需要在重视创新的同时,注意防止心浮气躁、急于求成、一夜暴富的心态出现,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解国外先进模式,消化并创新模式,打造更多有创意的内容与应用。
即使像优酷、当当等已经上市的网站,也将在2011年积极探索与实践相应的盈利模式。有些模式还需要在2011年进行验证,如优酷提出打造“Youtube规模的HULU”,以及当当将继续扩大盈利的美好设想,毕竟优酷还有土豆、酷6等对手,当当还有卓越、京东商城及淘宝等对手,相应的盈利模式竞争对手们都知根知底,更何况一些模式能否成功或持续成功还有待考察。更重要的是,2011年一些长期不能赢利的行业,如优酷及酷6等网络视频网站,不得不在版权购买大量投入及大量融资之后,探索付费收看及广告切入的模式。
预测十:互联网行业不断规范,企业及政府互联网应用水平提升
2011年互联网行业企业的规范也是个不小的挑战。除了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外,2010年的许多现象还是引发了许多议论,其中既有上面提到的恶意竞争,也有各个行业牌照发放的门槛儿,各类版权机构的收费现象(如网吧、旅游巴士的音乐、影视收费),互联网水军产生的负面影响,还有刚在美国上市不久的麦考林因信息不真实而被起诉,这些都需要在2011年引起足够的重视。
2011年,互联网行业相关领域的发展会不断规范,一方面会由市场自动地进行规范与调节,另一方面会有相关的协会或组织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进行规范,主要会在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电子阅读、电子商务、网络支付、网络信息传播、网络营销与网络广告等领域发生。
2011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企业及政府部门也将在互联网应用理念方面主动或被动地有所提高。
一方面,互联网新应用使得不同企业在理念及应用上出现问题,如在单向传播向双向沟通的转换过程中,小企业如何安排足够的人手;大企业如何改变相对保守的思路,及时调整社会媒体在企业整体营销中的地位与比例?同时,一些大的行业(如广电、电信、互联网、影视发行及出版行业等)能否以更开放的心态寻求合作共赢的模式。这些问题将使得相关企业在2011年不得不面对并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
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在互联网应用理念上的适应能力会提高。例如怎样正视互联网的巨大传播力与影响力,怎样利用互联网加强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毕竟2010年在互联网促进社会治理的同时,也还是出现了几次跨省追捕的现象。在2011年,各级政府部门会在加深对互联网许多新应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适应能力,并会进一步尝试利用互联网进行相关舆论及群体事件的监控,并进一步尝试利用互联网进行合理的舆论引导。
总之,2010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应用亮点,微博、三网融合、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产业融合及资本青睐,都让我们看到中国互联网再一次掀起了高潮。展望2011年,我们还是可以谨慎看好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并以冷静的态度整理发展思路,认清发展趋势,以更积极的心态及更多的创新及创意来推动2011年中国互联网更上一层楼。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