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农民工“不差钱”拒绝低薪 虽然农民工的收入偏低,但是农民工的群体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随着时代变迁,农民工已进入第二代。第二代农民工主要指八零后和九零后的农村劳动力,他们相对于父辈,文化程度较高,对农业、农村、农民等并不熟悉。他们的消费观念更加实际,不像父辈那样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更注重享受生活,不愿从事重体力劳动,他们更加渴望融入城市。
新一代农民工的上述特点决定了,他们渴望更多的薪水,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而以往“血汗工厂”型的依靠廉价劳动力而赚钱的企业很难招到足够的工人。此外,新一代农民工有着父辈多年打工积攒的家底,并且其家中往往只有一到两个孩子,生活压力较父辈小的多,即使短时间内找不到工作,生活也不会陷入困境,这大大增强了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议价能力。“不差钱”的二代农民工有了对低薪的企业说不的资本。
今年则蔓延至西部地区,而为了争夺到廉价劳动力,东部和西部城市之间展开了民工争夺战。。“用工荒”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倒逼企业提高用工待遇 “用工荒”的出现和持续发展,最直接的作用是倒逼用工企业提高待遇。当劳动力市场成为卖方市场。作为买方的企业不得不通过加薪招揽工人。农民工的收入增加,有例如改善整个社会最底层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生活水平,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职业收入差距过大。
此外,现在的打工者除了对直接薪水的诉求外,更加注重劳动保险、就医、养老等问题,这也有利于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对于将来应对人口老龄化也有好处。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企业提高用工待遇后,必然会带来成本的上升,而这将淘汰部分以往依靠廉价劳动力赚钱的“血汗工厂”。以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依靠率先开放的政策优势,吸纳了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大量外来农民工,劳动力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价格被压的很低,并为这些地区创造了大量财富。而当形势逆转,出现“用工荒”,这些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要么增加用工待遇,降低企业利润,要么向中西部贫困地区转移,离开大城市,这有利与大城市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而迁至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则有利于改变当地的经济结构。而更彻底的影响是,让一些“血汗工厂”直接倒逼,或者搬迁至东南亚等一些拥有更廉价劳动力的贫穷国家。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