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使用分散。广东省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张俊修则认为,为了扶持中药企业科技创新,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投入数额不小的扶助资金,但并未起到显著的推动效果。究其原因,有限的扶助资金分配使用分散,“撒胡椒面”效应不解痛痒。“国家应集中资金重点选择扶持优势产品发展。”**********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成果转化艰难。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较为艰难同样也是中药科技创新面临的困惑。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德勤告诉记者,由于制药行业的特殊性,受到国家严格管控,在新药审批等过程较长、程序繁杂,往往拖延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时机。
人才较易流失。中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但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又常常难以留住人才。王德勤举例告诉记者,目前社会通行的对企业人才的评价体系仍然是沿用高校体系,以发表论文评定职称等,但同样的博士在企业或是高校退休后,所得到的工资福利待遇又相差巨大。这就导致高端人才常常从企业流失,企业科技创新人才极度缺失。**********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打造孵化器 增强竞争力**********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记者调查了解到,根据国家产业发展规划,未来十年是医药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海内外各大药企纷纷都在抢抓机遇。但由于科技创新的软肋,洋中药发挥其科研优势呈现出与我国中药比拼赶超之势。
据统计,2010年,我国中成药进出口达4.11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其中 ,出 口1 .93亿 美 元 ,同 比 增 长18.05%;进口2.18亿美元,同比增长23.71%。中成药贸易自2008年开始持续出口逆差,2010年逆差额增势加大。
国家药典制订专家组成员刘菊研指出,这就意味着,从市场份额和增长速度来看,洋中药都显现出比我国中药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优势,而近年来,洋中药取胜的最大武器就是坚持不懈的科技创新。**********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业内人士强烈呼吁,为抢抓中药产业的发展机遇,政府与企业应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
组建国家技术团队。目前中药企业科技创新都是靠企业自身组织力量完成,而科研人员又多分散在不同的科研院所,难以抱团形成合力,这种状况是不能适应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的。**********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建立公共服务平台。许多企业呼吁,政府应建立为企业提供中药科研技术公共服务的平台,集合社会资源,减轻企业负担,共享科研成果。**********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国家政策倾斜扶持。广州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强则指出,药品科技研发是一项漫长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得到政府全方位配套的政策扶持,否则就会半途而废、前功尽弃。**********本]文]来]源]于]创]业]网 cye.c^o^m.cn版权|所有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