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位置的临时社区
近来出现人们担忧的社会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出现大批剩男剩女。按传统习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个违背传统的现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比如今年火热的电视乡亲节目、每周甚至每天在都市夜下的乡亲活动、人气旺盛的婚介机构网站、还有微博里的随手解救大龄男女青年活动。通过种种渠道,努力改善此现象。这些方式都只是提供一个道路、一个平台,都只是做了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工作。其实对于含蓄的人们,给他提供话题、打开心扉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对于某人初到某地的情况,他有渴求与新环境的人沟通,甚至建立友谊和信任。但往往是大家都不迈出第一步,以致与多数人坚持独来独往,不与周边人沟通。其实只要给他们一个话题,给个合适的方式和理由,说出第一句话,那么他们很容易沟通认识下去。举个例子,在拥挤的平常的大街上,人们我行我素,很少看到几个人在一起攀谈;但是如果突然发生了什么异常,总能看到一群人围在一起议论纷纷。
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人们都希望结识周边的朋友。因为人的社会性,每到一个地方都需要与人沟通建立关系,这样才能实现人所需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接着需要寻找认同,即找到跟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人。比如你刚来个新环境,是不是想方设法跟人搭讪让人们认识你呢?然后你会选择跟自己话题投机的人继续沟通呢?至少对于不是很外向的人来说,基本是这个方式。对于搭讪是一种能力考验,以至于很多公司还把这作为一个工作能力考核。但如果,能该他们一个话题,让他们围绕话题讨论,那就容易多了。
COLOR的发展
这几天瞬间火热的产品COLOR,是一个基于用户位置的通过图片分享为媒介的产品。一方面,它意识到了人们更想认知自己周边的人的需求;另一方面,它通过图片给人们提供一个话题。它的成功,证实了前面三种问题的正确性。也说明了,社交不一定非得是熟人关系;社交不一定非得基于关系;很多情况下,陌生人的社交需求更大;随机性的社交出现的几率更多。所以,下个社区产品的模式,更多可以是基于临时的、位置的、媒介的。目前已有的人人、开心、微博虽然覆盖一部分用户,但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求。
社区与现实的结合
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移动互联网也只是一个工具,撇开人们的生活,神马工具都只是浮云。门户给人们提供开资讯的便利、搜索给人快速获取信息的帮助、游戏满足人们娱乐的需求、电子商务帮助企业实现产品宣传和销售…任何一个有用的产品,都是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某种需求的。而且,该产品与生活越接近越能满足用户需求,相应也就越容易赚钱,比如电子商务和游戏。目前的社区类产品基本上是现实生活的扩展,相对于电子商务与现实生活的接近程度略微逊色,当然也就不及电子商务赚钱了。不过,近来有些基于社区提供一些与现实社会迫切需要的服务,给社区带去了盈利的劲头,如接入招聘、问答。
产品概念
最后我想说的是:未来的社区产品更应该关注生活、关注现实生活贴切的需求、关注当前社会形势下的一些问题,做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产品。应该有一个社区产品,解决人们第一次到这个社区的问题,或者是帮人们解决只是路过某个地方或场景时的情况。即产品生活化、随机化,当然最重要的是还要提供媒介或话题。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