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沃尔玛13家门店因出售掺假绿色猪肉被暂停营业,该事件广受关注的同时也让公众把目光再次聚焦到绿色产品上。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统计,该中心2010年新发展绿色食品企业2526家,产品6437个。
其实,这已经是一条收入过亿的认证产业链。因为一个产品若想“变身”为绿色食品,需要先后经过地方绿色产品办公室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认证,费用在2万左右。以去年获得认证的6437个产品计算,有关部门就已获得约1.2亿元收入。
目前,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内设有646个省级及地市级绿色食品办公室。由于太多企业对产品的绿色认证需求,还滋生出为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除了天气不能操作外,其他一切我们都能左右,”;“一个产品4万,包过,不用排队等审批,多了可以优惠”。本来严肃的认证正在成为扭曲的谋利工具。
过亿认证产业链
10月19日,海淀区学院南路59号二层,在一间宽敞而光线略暗的办公室里,3名工作人员正对着电脑审核各类数据材料,在他们旁边,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邮寄来的档案袋已堆积如山。
这里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由这里对全国范围内企业提交的有关产品是否符合绿色食品认证标准进行最后的“专家委员会审核”。据该中心绿色标识管理处一位职员介绍,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绿色认证食品分为A、AA两级,后因AA机绿色食品等同于有机食品,便于2008年独立出来成立了一个有机食品认证中心。
据了解,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成立于1992年11月,隶属农业部,是“组织和指导全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工作的权威机构”。绿色食品认证为农业部目前主推的安全优质品牌“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之一。
由于近几年企业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增长,也给该中心带来客观的收入。网易财经从该中心咨询到,按照正常的认证程序,一个产品须缴纳的费用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认证费8000元、环境检测费6000元、产品检测费2200元,此外每年还需要缴纳标志使用费1000元,共计19200元(环境检测费、产品检测费的收入归地方绿色食品办公室)。绿色认证标志有效期是3年,3年后若要使用标志必须重新申请认证。而若是系列产品,超过5个以上,认证费用则“可以优惠”。
业内人士告诉网易财经,通过正常认证程序,一个产品获得绿色认证需要2万左右。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公布的2010年统计年报数据显示,该中心全年新发展绿色食品企业2526家,产品6437个。从地方绿色食品办公室到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该产业链上可获得1.2亿元收入。
此外,据绿色标识管理处该职员介绍,企业在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后,还需从该中心下属的北京中绿田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购买绿色食品标签,这意味着,企业每销售一份产品,就必须从该中心购买一份绿色标签。“十万起订,20毫米规格的标签3分钱每张,需缴纳3000元。”
中国绿色食品网的统计数据显示,自绿色食品推出后的近20年间,全国累计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为6391家,产品总数达到16748个。
据网易财经获得的一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2011年工作要点》显示,对于2011年,该中心提出的“工作目标”为“全年新认证绿色食品企业1500家,产品3500个,争取2011年新认证产品数较2010年增长3-5%,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总数达到6500家,产品总数达到17000个。”
“可左右”的认证
“认证费用第一个4万,第二个4万,第三个5000元,保证能够拿到证。检测过程中的交通食宿费用由企业承担。”任职于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何志坚(化名)说。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