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观察→新闻
    


中国商人群体正脱离“实业家”身份


cye.com.cn 时间:2011-11-1 16:44:23 来源:中国商人 作者:杨建忠 我来说两句

中国商人群体正在逐渐脱离“实业家”的身份。上世纪80年代初,仅仅为了养家糊口,一批个体户开办了自己的企业。但30年后,真正以“实业家”身份继续打拼的并不算多,其中一批中国商人因为种种原因,早早退出了历史舞台,而另一批则华丽转身,开始金融家或地产商的生活。

然而,对中国而言,实业才是经济真正的脊梁。如果脱离实业,无论是现在炙手可热的金融业、地产业,还是现代服务业,都是浮在水面的飘萍。世界上历史最久远的企业几乎都在日本,这虽然有点“倔”,却是把企业做扎实的一种精神。中国企业如果不能踏实做好实业,很多企业最后都可能面临“无根”的局面。

当然,做好实业并不表示不能开展其他产业。新产业会帮助企业迅速扩大,没有几个新产业支撑,民营企业很难做大做强,社会对企业的认可度也不会很高。比如巨力集团涉及地产业,是因为地产项目在三四线城市资金回笼非常快,利润也很可观。再比如新能源产业,近几年都呈几何式增长,也是未来新兴产业增长点。选择好的新产业,可以帮企业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大大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当然,新产业的经营风险也很大,一旦进入一个陌生领域,企业就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和技术,以及资金支持。从这个角度讲,把“本专业”做好可以帮助新产业生根,成为企业的另一根脊梁。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但直到1980年,身处农村的我才感受到“不一样的空气”,当时只是觉得能从吃玉米面改吃白面。我的企业成立于1985年,因此我把1985年、1990年和1995年看成三个阶段。在1985年之前,搞企业要靠胆识,谁有胆识谁就能发展;1985年到1990年要看情商,很多问题需要“关系”才能解决;而到1990年之后,智商变成最重要的要素。没有智慧,过去十多年积累起来的胆识、情商都将一去不复返。所以,当时那批企业能留到今天的,都是在智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对于中国民营企业而言,管理和发展没有一个特定公式,任何企业的经验都很难在其他企业上完全成功复制。唯一不变的是,对真正求上进、求发展的中国企业来说,创新都是一条绕不开的路。我们常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最关键的就是看有没有高新技术,是不是有高附加价值。不是“唯一”,就要做到“第一”;不是“独创”,至少要做到“创新”。这对民营企业来说很难,需要政府、科研院所的政策扶持和支持。

此外,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还需要上下游产业的配合。比如生产锁具,就需要材料也一起进步,否则会影响企业的技术优势。现在和国际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的材料没有优势,只能通过自己的技术来转化生产。每个企业都希望它的连带企业共同进步,因为只有这样,企业的成本才最低,技术也更有优势。

转播到腾讯微博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