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唱片产业在困境中寻求多元化发展
“2010年是过去11年里唯一没有出现百万级销量唱片的一年。现在艾回公司的业务在向音乐传媒、图像、live、周边产品等非CD领域延伸。”
一年一度的“艾回户外音乐节”在7月底开幕,历时一个月,游历五座城市,举行七次公开演出,观众超过20万人,每次演出有二十几位艺人登场。人们来这里享受着live music、绵延数十米的铺满食品和饮料的凉棚以及各种限量发售的产品。2010年的音乐节上,滨崎步制作的咖喱卖到了1300日元一份。2011年,赞助商7-11店里陈列了多位艺人制作的便当和周边产品。这次音乐节是日本国内有史以来由单一唱片公司承办的最大型的活动,每天面对海量人群产生的巨大消费能力,周边产品的售卖为艾回带来了可观收入。
2011年3月,艾回公司CD销售仅占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在2006年同期却有六成以上。艾回CFO竹内成和悲观地表示,“近年来是音乐界发展最不好的几年”——2010年是过去11年里唯一没有出现百万级销量唱片的一年。现在艾回公司的业务在向音乐传媒、图像、live、周边产品等非CD的领域延伸。
现在的大背景是音乐市场惨淡,日本国内CD销量从1998年的6075亿日元逐年下降,十年间市场规模已萎缩至3700亿日元。在严酷的环境下,各大有资本实力的巨头纷纷进入,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最近市场已被索尼音乐、环球音乐、艾回三大巨头占据了半壁江山。竞争中,对卖座歌手的争夺也无可避免。
中小唱片公司的股价一直在下跌,能写出大卖曲子的概率也很低。有了YouTube,大家都在网页上点击自己喜欢的音乐,如果不是特别喜欢,便不会购买。更要命的是如果在网上下载了某一单曲,整张专辑就很难卖出去。艾回于2011年7月1日减少了音乐制作部门的预算。现在艾回甚至要靠推动韩流组合“东方神起”或者从《AKB》综艺节目选秀出来的歌手来救市了。
各个唱片公司纷纷将过剩的人力投入到快速增长的领域如视频网站“BeeTV”,他们既播放电视节目,也制作电视剧和节目,现在他们又把目光对准了移动社交。2007年12月刚起家的BeeTV曾在日本被称做“问题儿童”,第一年的赤字就高达40亿日元。2009年初,他们改变策略:只要每月支付315日元,就会弹出小画面告知你周围有谁正在收看这个节目。
以往电视剧制作单位都会花费整年时间制作至少一部大型作品,强调自己精益求精的品质。最近,他们改变了策略。比如卖座电影《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的导演行定勋,推出了BeeTV制作的爱情剧《女人的两次旅行》和《派对结束》。《派对结束》作为新电影大肆宣传,而《女人的两次旅行》则直接在院线上映。原本想投入资金制作高清视频,现在只求在DVD出租上达到收支平衡就已经很好了。
现在,企业需要用丰富的内容吸引普通会员成为深度用户。例如BeeTV出品的一档节目“吻,吻,吻”,节目从头到尾都在接吻。播出后受到了20岁女性上班族的欢迎,甚至还出了DVD。有赖于巧妙的营销,BeeTV如今的会员增加到了160万,2011年有望扭转赤字。随着智能手机和大屏幕的手机成为趋势,BeeTV的目标会员是220万,争取实现350万会员!同时,BeeTV也在逐步探索自己成为广告媒体的可能。
在音乐领域,当下艾回的目标是“360度战略”。不同行业间相互合作,推动歌手们在音乐领域之外也能够大展身手。比如“东方神起”在7-11拥有品牌的便当和点心,歌手古谷仁美与童装连锁店“幼儿本铺”共同开发幼儿服装品牌。虽然每个生意都并不大,但几个综合起来带来的收益却很可观。
艾回“以人为本”的目标旨在发挥艺人在各领域的长处,发展成为综合性的娱乐企业。这个目标的实现还要取决于拥有有魅力的艺人。艾回的招牌明星滨崎步在男性和女性中间都有很大的影响力,无论是现场、周边产品,还是与她有合作的品牌,都能产生强势号召力。冈山证券的分析师森田正司指出:“最近火爆流行的无论是‘少女时代’还是‘AKB48’,都是艾回侧面推动,但都不是自己主打的歌手,希望艾回能尽快走出这个困境。”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