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产生力量,围观改变世界。”当微博的内容逐渐从娱乐拓展到社会热点,当微博走下网络,开始与社会现实广泛对接,它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影响便开始逐步显现出来。
“免费午餐”、“寻找脐带血救治羌族娃娃”、“关爱尘肺病人”、“停止冷漠公益救助联盟”……依托于微博的各类公益活动动正如火如荼,“微公益”的作用日益彰显。
微公益的勃兴所展现出的是社会公众“聚沙成塔”的热情和力量。事实上,随着微博现实性和社会性的增强,公众对社会事务的参与也不断增强。
方舟子微博打假、宜黄拆迁事件、郭美美事件、“7·23”动车事故……一系列事件中,微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背后,正是公众参与的力量。微博独有的传播特点,使其迅速成长为网民表达意见的新途径。通过键盘和鼠标参与社会事件、表达自身诉求,成为越来越多中国网民习惯的社会参与和政治生活方式。
与此相呼应的,是“微政务”的蔚然成风。如今,政务微博日益成为推进民政网络互动的新型重要渠道和平台。在政务微博数量增加的同时,一种新型的政务微博群开始崛起,政务微博正逐渐形成矩阵模式。
11月17日上线的北京新闻发布厅集聚21个北京市政府部门和6个政府有关发言人。11月28日上线的“上海发布”微博平台则链接上海政务微博群,首批亮相的是与市民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委办局、区县政府、社会团体、公共服务机构的官方微博。这些微博群,变部门“独唱”为“合唱”,以“联合舰队”的形式,以期更便捷地与公众沟通,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效率。
当然,在商业领域,随着微博用户群的激增,各种微博营销模式也不断涌现,各类“微商务”已开始试水。
腾讯微博先后推出了打通微博与QQ空间、IM等众多平台的企业级微博营销产品“微空间”,以及转播降价的倒贴式营销的“微卖场”。
新浪微博面向企业用户的“微商城”也已上线,并推出了微币、微号业务,试水小额支付和付费微博账号业务,据市场分析机构瑞信预计,仅微号业务就将为新浪微博带来3100万美元的收入。
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就目前来看,各类商业模式还只是个开端,随着各微博平台业务的创新,微博的商业前景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资本和创新的战争
当然,毋庸置疑的是,年轻的微博仍在生长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资本和创新成为取胜的关键。
早在今年年初,新浪就公开宣布,今年是公司投资年,将对微博新增1亿美元的投资。从今年第三季度数据看,新浪在微博营销和研发方面的总投入,相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超过1倍,未来的几个季度中还将进行持续投入。腾讯、搜狐和网易在微博的投入也是大手笔。
当然,除资本外,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和创新更为重要,在这方面,微博竞争已经开始呈现出差异化。
新浪微博的目标是打造“开放的互联网平台”。在11月9日起启动的新版微博,就增添了更多的社区平台属性,并在人机操作、人际互动方面加强了功能优化。新版微博将提供更佳的平台可扩展性,同时更好地为第三方开发者提供API连接。
搜狐微博则明确定位为“纯2.0媒体”。“搜狐微博强调媒体属性,将用户的媒体表达和体验放在第一位。”搜狐副总裁、微博业务负责人方刚表示。为此,搜狐微博推出“宽版”,突出大图,并独创了10图连发功能——每张图可单独添加描述,最终以线性模式呈现在粉丝面前,用户可借此在一条微博中了解一个动态的连续事件。
腾讯则对社交化以及和腾讯其他产品对接重点关注。以腾讯视频的“大剧托管”模式为例,微博成为重要一环,立足于社交游戏的《星佳城市》也已上线。
“经济学名人”则成为网易微博重点打造的吸引力。陈志武、夏斌等超过300位经济学家入驻网易微博。“经济学家人数最多、领域覆盖最全、活跃度最高,成为网易微博一大特色,也体现出网易着力构建的不跟风、不盲目、思辨的微博氛围。”网易有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而移动化则成为共同的发力方向,各家微博平台均推出了手机客户端,抢占掌上市场。以搜狐微博为例,就已推出可语音输入的iPhone特别版、搜狗输入的iPhone特别版、搜狐拍客等一系列客户端。
当然,快速发展的微博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信息的庞杂增加了获取有效信息的难度——这又催生出新的业务增长点,如基于微博的社交搜索、信息订阅和推送等。
微博会向何处发展?答案或许在每个使用者的手上。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