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条“破产短信”打乱了陈平的生活,此后的日子他只能“寝食难安”。3年前,当他告别15年“宅急送”掌舵人身份的时候,无论如何也不会料到,有一天自己会因再次创业受困成为焦点人物。
一年前的陈平,还令人十分羡慕。从与哥哥陈显宝共同创立物流公司“宅急送”,到率领团队全身而退,组建“星辰急便”,至获得阿里巴巴战略入股,并与鑫飞鸿完成合并。陈平身上闪耀着令创业者目眩的光芒。
直到他“人间蒸发”之前,他还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英雄。而他近日的一则短信,则充满了成王败寇的辛酸,“公司解散了,阿里7000万,我的5000万全部赔光了。现在客户的2000多万货款被加盟商非法侵占,也不能返还。1400多名员工两个多月没有工资,我已经倾家荡产。做生意有赔有赚,现在公司赔本了,恳请大家一起承担,在此,真诚地向大家说一声:对不起了。”
然而,他的诚恳与道歉,并没有获得同情和原谅。来自微博的批评、媒体的质疑以及供应商的落井下石,不仅让他“蒸发”了数天,甚至殃及其兄弟公司“宅急送”。
陈平不是第一个在资金链断裂难题面前选择“跑路”的民营企业家。刚刚过去的2011年,老板跑路已经成为热点名词:温州立人集团老板跑路又被刑拘,团宝网任春雷走了又回来,安溪许火从迂回跑到境外……
可是,人们不禁要问,企业创业之初,这些问题不就可以预见吗?为什么一度豪情万丈、勇敢无畏的企业家们在挫折面前总是选择逃避?没有了担当?是什么导致了企业家的怯懦?
目前中国民营企业总数已达750多万家,占全国法人企业总数的70%以上。据调查,非公经济占全社会就业人口的10%~20%,占用全社会资源30%~40%,缴税占比50%~60%,提供60%~70%的社会产品和服务,解决80%~90%的新增就业。
破产在企业经营中司空见惯,中国也不会因经济体庞大而缺少这样的机会。相反,正因为中国的市场容量大,市场经济又过于年轻, 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因素,创业失败的概率也更大。人们一方面给成功者以鲜花和闪光灯,一方面又给失败者奚落和臭鸡蛋。
宽容对待“失败”的企业家不仅是以人为本的体现,更有助于培养一个自由的、充满活力的商业环境,唯独这样的商业环境才有可能诞生伟大的企业家。理想的商业环境,应该释放出一种自由、和平与宽容的气息,而不是一种紧张、固执且排他的成王败寇的功利思想。诚然,人们在心中总是默默祈祷出现完美的商业领袖,他们具备精英所具备的一切素质,却又从不犯错,而事实上,没有允许犯错的舆论环境,美国就不可能产生乔布斯式的完美主义企业家精神。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