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观察→新闻
    


洋品牌为何在中国市场变坏的原因解析


cye.com.cn 时间:2012-3-28 10:55:17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我来说两句

中国社科院2011年11月发布《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称,课题组分别调研了中国境内的国企、民企、外企的百强企业。结果显示,在被选中评价的300家企业中,按百分制考评,有26家企业得分是0分甚至是负分。这26家企业中,外资企业占了大头,共有19家。其中,阿迪达斯、戴姆勒·克莱斯勒、可口可乐等均“榜上有名”。

2011年1月,家乐福被曝光涉嫌价格欺诈,国家发改委价检司介绍,家乐福在一些城市的部分超市存在虚构原价、低价招徕顾客高价结算、不履行价格承诺、误导性价格标示等多种价格欺诈行为。国家发改委责成相关地方价格主管部门依法予以严肃处理,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或无法计算违法所得的,最高处以50万元的罚款。

关于洋品牌涉嫌侵权,还出现了更加复杂的案例,隐蔽用工就是一种。

成都的李美荣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2010年7月至2011年2月,成都思睿商贸公司派其在家乐福红牌楼店从事某牛肉促销工作。但家乐福却拒绝支付李美荣工资和提成。

2011年5月李上诉成都市劳动局仲裁委,要求家乐福支付工资及提成。家乐福庭辩称,是思睿商贸公司租用家乐福专柜,家乐福与李美荣无劳动关系,故不支付报酬。

该案代理律师卿又萍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长期关注家乐福用工侵权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各地家乐福很普遍。供应商提供促销员,供应商承担用工责任。家乐福这种用工模式称为劳务派遣。

卿又萍说,“家乐福劳务派遣实质是隐蔽用工。”劳务派遣在我国劳动合同法上的定义是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可实际上,家乐福长期性岗位也使用成本更低的劳务派遣工。

卿又萍说:“这样的案件中,权益受害者通常无法胜诉,因为法官包括有一些劳动法方面的学者都认为,这属于劳动派遣,不应当追究。” 但家乐福这种用工模式在法国遭到巨额的罚款。

据法国媒体报道,在法国家乐福以及其他连锁超市中调查发现,工人们虽然在超市中工作,却由供货商或劳动力中介机构来支付工资。最终,包括家乐福在内的超市、供应厂商以及劳动中介机构,都被定罪并处以相应罚金。

卿又萍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李女士的遭遇绝对不是个例,在北京其实也存在这种情况。因怀孕而被北京方庄家乐福辞退的促销员盛玉就因劳务派遣问题而与家乐福对簿公堂。

部分洋品牌在中国利润变薄

洋品牌在中国曾是高质量、高价格的代名词,如今为什么光环不再?

北京大学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杜烨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洋品牌的个案不能代表外企整体质量下滑,只能说质量问题比原先多一些。

杜烨分析,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加,中国品牌商的崛起,洋品牌的利润变薄,渐渐失去了高利润的生存环境。没有了高利润,想要跟人竞争,在一个法制尚需健全的环境里,自然会不择手段降低质量来提高利润。

中外资企业的不平等待遇,地方政府对外企的“优待”,让外企不诚信的违法成本很低。为追求最高利润偷工减料也在所难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私营企业研究中心研究员蒋泽中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也暴露出了国外企业和洋品牌对中国的双重标准问题。

外企对发达国家输出的产品是一个标准,对发展中国家却是另一个标准。外企解释为参考本土标准和消费国的实际,其实就是降低了产品的标准,因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标准是低于发达国家标准的。

蒋泽中说,外企实行双重标准对消费者来说十分不公平。标准不统一,就意味着,我们的消费者享受不到与发达国家同等的待遇。

明知道它歧视中国消费者,有什么办法吗?

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汇佳律师事务所主任邱宝昌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中国标准低于国际标准,洋品牌采取的是双重标准,即便洋品牌的低标准屡屡出问题,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只要它不违反法律,谁也没办法。

蒋泽中说,从消费者个人来说,中国消费者对洋品牌的消费偏好,也纵容了洋品牌降低标准,屡屡做出一些损害中国消费者权益的事情。

不过,比起国内一些企业,外企更注重诚信。因为外企生存环境比国内民企要好,它可以赚取高利润。在能够赚取高利润的时候,企业心态相对好,不会很急功近利。


专家指出,洋品牌从“超国民待遇”开始变成“普通国民待遇”,与中国自有品牌同台竞争,中国消费者应破除迷信,理性消费。

要杜绝洋品牌问题,蒋泽中提出,国家提高相关标准,同时也要改变我国对待外企和洋品牌一贯宽松政策,不给外洋品牌降低标准的借口;相关部门加大查处力度,对违法的外企和洋品牌要加大处罚力度,使得它们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洋品牌屡屡出问题被请下神坛,对国内企业是一个抢占市场的好机会。蒋泽中说,竞争中,如果国内企业更注重提高产品的质量,对消费者也是一个好消息。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