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创业”已成为中国社会的“热词”。在这一庞大的创业大军中,海外归国人员的身影格外醒目。他们创办和管理的企业,如搜狐、新浪、百度、中星微电子、当当、携程等,如今已成为中国新经济和高科技的排头兵。
据2011年1月15日在北京成立的“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透露,“千人计划”实施2年多来,已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143人。其中,创业人才263人,约占总人数的23%。
值得关注的是,在千人计划入选专家中,有相当多的人选择去中小城市创业、发展,在那里做出了全球一流的成绩,并把市场开拓到全世界。
商户:小地方也有大优点
2007年,“千人计划”入选专家刘屹决定从美国回国创业时,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首先进入了他的考虑范围,但他最终从名单中圈出的,却是安徽池州。
“千人计划”入选专家钟路华,2005年回国创业,致力于生产可深度降解的环保塑料。而在此之前,他已经在美国从事相关行业十年,拥有十几项世界领先的专利技术,早已是业界的知名专家。
回国时,不少一线城市热情邀请他的企业到当地落户,他最终却选择了山东邹城。原因是当地政府非常务实,“而且邹城每7.5公里的半径内,就有100万吨糖的生产能力,而糖是生产可降解塑料的主原料。”
与钟路华不同,刘屹和张雷最终选择了自己的故乡。1978年生人的年轻企业家刘屹,在故乡安徽池州创业了艾可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07年他从美国回国创业时,北京、上海、杭州等一线城市首先进入了他的考虑范围,但他最终从名单中圈出的,却是安徽池州。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近几年,当地政府为这家研发柴油机尾气处理系统的企业提供了免费办公用房和44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并在启动资金上给予上千万元的资助。
2010年年初,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小组批准安徽省9人入选国家第三批“千人计划”,31岁的刘屹成为池州市第一位进入“千人计划”的专家。这条消息在池州政府网站上非常醒目,显然,这位年轻创业者与这个新兴城市正在互相成就。
2006年,张雷带着10个人的海外团队归国创业,涉足风电产业。当年江阴正在建设高新技术园区,推出了一系列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利好政策,并愿意为张雷的企业代建基础设施,“这意味着我们不用在固定资产上花钱了。”
而且,江阴本地的吉鑫机械、国光重机、方圆法兰、兴澄特钢、双良锅炉等近十家风电零部件生产企业都可以为张雷的企业提供配件。目前,张雷带领的企业――江苏江阴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担当起了整合地方产业链的角色,这无疑也是场双赢。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德贵认为,他们的成长方式具有典型性,代表了海外归国人员创业、发展的最新趋势。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