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艺术与商业的交集,奢侈品既融合设计师的创作,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一平衡的任何一端偏重都会导致奢侈品牌的不成功。
Christian Lacroix专卖店又现身巴黎左岸。这一“命运多舛”的奢侈品牌曾多年隶属于路易威登(LVMH)集团,又于2005年被卖给美国Falics家族。2009年无力再支撑的Christian Lacroix进入了破产整顿。在艺术层面上的过度追求致使Christian Lacroix没能在商业方面支撑起品牌。
而如今随着诸多奢侈大牌的全球化运作,当曾经专属的奢侈品越来越大量地被复制到任何一个国家的大街小巷时,如何不让奢侈品过度商业化也成了诸多奢侈品牌需要再度权衡的问题。
奢侈品牌如何让商业与艺术有效统一?
倚重艺术的衰败
1987年秋冬的一场高级女装发布会,Christian Lacroix以其热烈的色彩和地中海风格渲染的“南部”情怀,在时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也奠定了他之后“高级时装救世主”的地位。
这之后,Christian Lacroix一直保持着他色彩斑斓、极尽奢华与瑰丽的设计风格。或许这与Christian Lacroix的出生故乡有关:法国南部的阿尔斯(Arles),不远处便是西班牙。
这位设计大师在当年工作的时装工作室遇到了他事业的伙伴:路易威登的总裁Bernard Arnault和Jean-Jacques Picart。三人共同创办了以Christian Lacroix同名命名的品牌,Christian Lacroix任创意总监。
高贵豪华、灿烂夺目是Christian Lacroix最典型的设计风格,也成了他个人不可磨灭的标记。因对时装界的贡献Christian Lacroix还曾荣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但艺术上的过度追求没能使得 Christian Lacroix品牌获得商业上的成功。
兴许精明的Bernard Arnault也不想再做赔钱的艺术赞助人,2005年他以6200万美元把该品牌卖给了美国Falic家族。尽管在Falic家族的努力下,Christian Lacroix一度达到收支平衡,但很快金融危机来临,其浮华艳丽的风格显然与彼时的经济困境不合拍,2009年Christian Lacroix进入了破产整顿。
至此,从1987年品牌创立的22年里,Christian Lacroix从未赢利过,累计亏损约1.5亿欧元。时尚史学家、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馆长Olivier Saillard评价说,Christian Lacroix品牌缺乏世界广泛承认,并有一个1988年发行失败的香水。
Christian Lacroix显赫的设计师地位和路易威登、Falic家族的重金投资都没能扭转Christian Lacroix品牌的命运。业内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指出:“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设计师的创作没能很好地转化成商品。而围绕核心产品的其他产品线的延伸例如香水、配饰等也没能成功开发。”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