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的成本博弈
对于酒店纺织品卫生质量堪忧,经济型酒店则将皮球踢给了洗衣厂。
大多数经济型酒店业者表示,由于洗涤业务是外包出去的,很难对其洗涤质量进行检测。比如,经济型酒店会对每次洗涤好的床品进行简单检查,由富有经验的客房管理人员对纺织物从外观、柔软度、洁净度和气味等方面进行分析,假如发现问题,则会立即对洗涤合作方提出整改要求,如果仍然不达标则会撤换合作方。
“在具体操作上,我们会验证洗涤公司的各类证照,并对他们的洗涤工厂进行审核,我们只会和符合质量标准的规范厂家合作。由于连锁酒店分布在全国各个城市,所以对于洗涤公司的选择是按照城市区域来划分,比如同一区域的门店会集中送至一个洗涤公司,在全国会有不同的洗涤合作伙伴。”锦江之星市场部负责人乔先生告诉本报。
但上述这些都是依靠肉眼进行的初步观察检测,经济型酒店很难进行现场专业检测,也没有专业检测的设备和能力。同时,专业检测的成本非常高,不是经济型酒店能负荷的。
对此,洗涤行业则认为问题的始作俑者是经济型酒店。
王超义从事洗涤行业多年,对于酒店业的床品卫生,他个人也认为十分值得关注。“快捷型酒店/经济型酒店自己没有洗涤厂,大部分是外包的,而且为了利润拼命地压低洗衣价格,一些不规范的洗衣厂为了生存,以很低的价格承接后,使用成本较低的工业洗涤剂,存在高碱、高温的问题。比如,火碱的特点是能把衣服洗白了,但碱度相当高,能达到13~14。如果使用这样的洗涤剂,漂洗次数再多,床单上显示也是高碱。”王超义这样解释。
近年来,由于快捷酒店的不断壮大发展,价格竞争日趋激烈。从白天的小时房,到夜晚的低价房,价格已经接近底线。而经济型酒店成本的控制无疑会影响其各种预算。据介绍,在北京,洗一条床单的价格,最低可以压至0.8~0.9元,最高不超过1.2元。但实际上,合格洗一条床单的成本是1.6元(不含利润)。
另据记者了解,上海地区洗涤外包的价格今年都有所上涨,大约是5.6元/套,一套是指枕套、床单、浴巾、面巾和地巾。
洗涤行业监管缺失
“我们都知道卫生管理部门只对正规厂家监管,而不正规的厂家,几乎无人监管。”王超义对此颇为气愤。
王超义曾经经营过一家名为首旅酒店洗涤公司的洗衣机构。该公司因为承接北京奥运会接待任务而生。但几年下来,由于洗涤行业的价格恶性竞争,该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倒闭。
对此,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环保专家董金狮认为:“缺少行业监管是当前最主要的问题。”酒店行业普遍认为,和洗涤厂合作的监管只能依靠双方的诚信度。由于酒店方面不可能24小时监控,因此假如有些洗涤厂证照齐全、审厂也合格,但如果真在具体洗涤操作中“偷工减料”,则经济型酒店员工也很难依靠肉眼检测出问题。
监管争议还不仅仅存在于洗涤行业。对于该民间调查团体公布的“快捷酒店床单80%酸碱度超标”数据,锦江之星、桔子酒店等多家品牌经济型酒店表示质疑,纷纷指该团体的数据并非来自权威检测机构,而是其自行抽检的结果,且缺乏专业度。而该民间调查团体则表示下一步将发动广大网友进行全民监控酒店卫生问题。
王超义对此呼吁,希望相关卫生检疫部门能够快速参与,期待更为权威的数据。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