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亏本买卖 手机公司如何盈利?
花招一:高价“卖”手机给供应商套钱
按正常方式,厂商的手机应该是出售给下游的渠道商,但本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手机厂商的手机不是为了卖给渠道商,而是为了“卖给”上游的供应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手机厂商负责人表示,其实就是变着法子套供应商的钱。据悉,现在供应商很多,手机厂商可选择太多,使得手机厂商有足够的空间“运作”。一位专门做手机展柜的供应商李岚(化名)表示,手机厂商最少都要预付30%的货款才能拿到屏,因此供应屏的供应商可以从手机厂商那里拿到钱,而其他众多上游供应商都会被手机厂商拖欠货款。一旦到期,一些手机厂商就用手机抵押付款。
花招二:吃经销商
订金后“人间蒸发”
据悉,一些手机厂商甚至做零利润或者亏本买卖,但其利润从何而来?有业内人士透露,这些厂商的手法是“上下通吃,人间蒸发”。本报在采访中了解到,一台手机大概亏本60元。曾经是多家手机厂商的操盘手林德(化名)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此亏本买卖一定有目的,除了拖欠供应商的货款,一些手机厂商的另外一个“妙招”就是套经销商的钱。林德说,虽然每台手机账面是亏本买卖,但由于手机厂商都没有完全把款项支付给供应商,亏的实际上还是供应商的钱,而对手机厂商来说并未“伤筋动骨”。经销商和供应商的货款数目不小,不良手机厂商就会突然“人间蒸发”。
花招三:
换个马甲继续“忽悠”
另外一家手机厂商的操盘手黄奕翔(化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6月他们公司老板突然人间蒸发,到现在还欠他们所有员工几个月的工资十几万元人民币,所欠的供应商和经销商的货款也有上百万元人民币。黄奕翔说,一些恶意圈钱的小手机公司在弄了一笔钱之后,会换一个公司名称继续“忽悠”。而记者获得的情况是,一些手机公司的老板,手上有多个壳公司,都是为了忽悠上下游的资金。
对此,有业内人士甚至对本报记者调侃道,现在手机行业出现了新的盈利模式,就是做成功不赚钱,而做失败却是赚钱的新模式。
揭秘:
真正赢家是幕后老板
不良手机厂商到底如何运作?黄奕翔带着记者亲自体验了一把。记者跟着黄奕翔以及一家手机公司的真正老板到该公司,前台接待人员认识黄奕翔,但居然不认识自己公司的老板。而黄奕翔告诉本报记者,这就是目前不少的手机公司真实运作手法,一些小的手机公司的真正老板都会为自己找几道“防火墙”,自己则躲在幕后操作。据黄奕翔透露,其具体做法是老板先找一个人负责人事招聘,这是一道“防火墙”,这个招聘的只负责找一个人,就是运营总监,业内叫做“操盘手”,这是另一道“防火墙”,然后由这位操盘手负责招人操作,包括找上游供应链和下游的经销商,因此像黄奕翔这样的操盘手大家都认识,而真正的老板却鲜为人知。而一旦出问题,老板就跑路,最后就是操盘手来处理。黄奕翔表示,一些老板可以同时做几个手机公司来操纵,有时还会故意形成竞争关系,来吸引上下游与自己合作,最吃亏的就是操盘手这些职业经理人了。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