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段位的竞争
说完了竞争的乱象,当我们再来看什么是高段位的竞争时,可以通过企业竞争的三个层次来剖析:三流的企业比价格,二流的企业比品牌,一流的企业是标准的制定者。比如海尔拥有专利的热水器防电墙技术已经成为热水器的标配。虽然海尔不是第一个发明者,但是它却做出了标准,适应了消费者的需求,这是一种隐形的垄断。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间的竞争是一个楷模,是两者的竞争共同把可乐这个市场做大。两者在竞争中,不纯粹是价格的竞争,而是品牌的竞争,体现在各自品牌的诉求上,给消费者的感觉是喝的时候会有不同的精神体验。百事的定位是“新一代”,它的营销给人以活力、创新的印象。这个定位让可口可乐很难受。从两家公司的文化来看,可口可乐人员比百事可乐的稳定,系统也更强健。而百事可乐强调创新,人员流动也大。不同的公司文化也与各自的品牌定位相互契合,一个强调经典,一个强调年轻有创意,各走各的路,却是在竞争中不断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消费者因为怀有对品牌不同的信仰而喝,而不是单因为价格便宜而喝。 竞争中的大小之争
再说到竞争中“大吃小”的问题。不断地有小公司在叫,刚起步时就被大企业抄袭了同样的模式,把自己逼入死角。看似大吃小,但其实大未必能吃得了小。当年腾讯也想做与淘宝一样的商业模式,但没有做成功,因为它没有淘宝那样的商业基因。如果一家小公司被大企业说灭就灭掉,这说明它本身的业务模式并没有描述中的那么强大。有大企业在前,可以逼着新进者研发更好的产品,想出更好的商业模式,在一个全新的市场进行开拓。而反过来说,再大的企业也有其弱点,比如QQ在安全系统上就没有金山做得好。
小米手机是在苹果、三星的夹缝中崛起的,它找到了一个利基市场。这个利基市场就在于,虽然iPhone是一二线市场的“街机”,但是在三四线城市由于苹果手机价格高,人们普遍收入有限,而时尚的年轻人又都想拥有一部与苹果功能类似的手机,甚至在一二线城市那些收入不高的人也正好是小米手机的目标群体,就在这样的一个利基市场中,抓住了这几个关键点,小米跑赢了。在小米跑赢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小米的灵魂人物雷军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他把“乔布斯”扮演得很好:手法与乔布斯类似,借助于网络上口碑聚众的力量,采用宣传、鼓动、饥饿营销的手法,把小米做成中国最像苹果的公司。这就是以小博大、差异化竞争带来的收获。
竞争法则:
随着中产阶级消费力量的壮大,在廉价商品和奢侈品之间出现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叫趋优消费消费者甘愿以更高的价格来购买更好的产品或服务。这就需要厂商能够树立自己的品牌,而不单纯以价格论英雄。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