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用品没有对贝因美的主业起到任何支持的作用,反而分散公司的资源和资金,而今年贝因美主业已经增长乏力,如果再不放下这个包袱,很可能会被整体拖垮。”吴云认为。
2012年半年报显示,贝因美上半年营业收入25.73亿元,虽然同比仅增长7.89%,但较去年同比增幅下降10.29%。
全产业链梦想覆灭
“贝因美的婴童店组织非常松散,对加盟商没有太多话语权”
目前中国童装市场产值约为1000亿元,该行业每年的增长速度都高达30%以上,而玩具产业的增长水平也在每年40%以上。
2009年时,谢宏称:“按国际惯例,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左右,婴童经济就进入了现代意义上的发展阶段,而沿海城市很多都已经达到了这个标准。目前,美国的婴童产品消费结构是,50%用于玩具,饮食占30%,用品、服装各占10%。而在中国,玩具消费只占总支出的5%,饮食占50%以上。”谢宏很早就认为,国内除食品以外的婴童用品市场一定会让贝因美大有可为。
早在11年前,谢宏就开始布局婴童产业链,从“专为中国宝宝研制”到做中国宝宝的“育婴专家”,贝因美的产业链在被拉长,并先后推出了“BEINGMATE品牌授权经营项目”和“贝因美婴童生活馆项目”。
2001年5月,BEINGMATE国际品牌样板店在杭州开业。这家连锁店除了提供会员制的母婴商品零售外,还定期举办“妈咪课堂”、“冠军宝贝训练营”等一系列母婴服务项目。其全国的授权店已有1000多家。
谢宏此前的另一个职务,是杭州婴童行业协会会长。
吴云说:“贝因美曾迎来过历史性的黄金契机,当年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伊利、光明、圣元等知名乳企都卷入其中,唯独贝因美没有涉案,依靠对手的出错,贝因美曾有极佳的市场机遇。”
中投顾问首席食品研究员陈晨也表示:“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由于贝因美未牵涉其中,这使得出于对贝因美这个品牌的信任,一些消费者会将婴童的其他消费需求转向贝因美。”
但贝因美的婴童用品业务却最终功败垂成,随着创始人谢宏的离开,全产业链的构想成为了过眼云烟。
吴云分析说,贝因美把宝都押在了婴童连锁店上,但市场上其他经销商反馈,贝因美的婴童店组织非常松散,贝因美没能把一套管理模式进行成功的输出,加盟店完全独立运作、独立采购、自行定价,除了挂了个贝因美的牌子,贝因美对加盟商没有太多话语权。
宋亮说,贝因美剥离的婴童用品业务前景好,但是目前的贝因美却没有能力去做好,未来只做奶粉米粉业务,产品结构单一,应更加关注国内食品安全风险的影响。
(应采访人要求,吴云为化名)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