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气短
“英雄经营管理也存在诸多弊病,因为老国企的体制关系,里面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缘由”
2004年之后,英雄开展了人员分流,当时英雄的员工有1200多人,2006年裁员600多人,2009年又下岗了400多人,如今剩余在单位的已不足150人。目前,英雄对继任者的要求是,接盘方必须接受英雄此次多元化改制中对职工的安置方案,承诺同意继续履行英雄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不过,据李文透露,公司仍在实现分流改革,仍会有人员下岗,老英雄的在职人员将精简到100名以内。“现在剩下的生产工人工资低的大概为2500元/月,高的也有五六千,但总体不会成为历史包袱。”
李文说,英雄也曾尝试走过高端路线,当最终都失败了。如今英雄钢笔的价格低则十几二十元,高也不到百元。
而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派克钢笔在中国的零售价低则每支200-300元,高端如派克世纪系列则都在4500元以上,而瑞士历峰旗下的万宝龙钢笔售价则多达6000人民币以上。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已成为派克最热销的市场。过去数年,许多派克笔柜台销量增长30%至50%,而英雄钢笔的销售则缩减了近七倍。
“说实话,英雄走高端路线失败的原因,一是因为缺乏资金支撑,你要做高端,就要有广告的狂轰滥炸,但英雄没有这笔预算;第二是产品质量,以英雄现在的技术投入,无法媲美他们的精细做工。”李文的话显得无奈又悲壮。
英雄还尝试过多元化的投资自救,其中一部分是应上海市政府的要求,出资整合上海市的很多文具、办公类企业,包括打字机厂、礼品厂等等。同时,也跨界做过厨卫项目,李文回忆说,当时英雄从德国、意大利引进整条的流水线,耗资巨大,但最终功败垂成,项目整体报废,然后又将业务低价转让。
李文说:“英雄的销售模式陈旧,经营管理也存在诸多弊病,因为老国企的体制关系,里面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缘由,英雄的那些联营厂,现在个个都活得比我们好,因为他们是民营老板主导的,机制活,执行力强。”
曾经风靡大江南北的英雄钢笔,如今日暮西山。但是李文说,他相信英雄钢笔仍还有救,因为改制会带来新的活力,而公司现在留给接盘者最有价值的资源,就是“英雄”这块金字招牌。(应采访对象要求,李文为化名)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