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人们就在讨论报纸的衰落、互联网的兴起,今天,我们已经看到纸媒的倒闭或停止印刷转向纯互联网发布。以前,我们经常能在电视剧、电影里看到这样的镜头:人们随手买一份报纸,在公交、地铁座位上捧着看;人们在家吃早餐,悠闲的喝着牛奶看着报;人们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杯茶,摊开一份报纸……这类场景,我们现在已经难以再看到,除非那是一部怀旧电影,电脑、手成了电影的重要角色。是的,媒介变了,新闻载体变了。
说到新闻的变革,不得不说起它走过的路,严格意义上讲,新闻业真正成熟和典型的代表是报纸,报业使新闻真正成为一个行业,而现在,最受冲击的,也正是报业。对新闻的定义,有多种,我这里姑且用复旦大学出版社的《新闻学概论》对“新闻”的两种定义:“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和“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总归而言,新闻需要真实、新鲜,客观、公正、中立是新闻应遵循的准则,我把这类定义和规则理解为针对报纸新闻的定义和规则。当网易提出“有态度”时,严格意义上可以说它是违背新闻原则的,但这却也是互联网新闻行业带来变革的其中一个信号:互联网新闻不再遵循传统媒体给出的定义和规则。
媒介的延伸:内容与载体的分离。曾经,人们手上拿着报纸,报纸上刊登着新闻,内容和载体唯一对应和结合;今天,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使内容和载体分离,同一份内容,可以无限复制分发至多个载体,同一个载体,也可以无限承载多份内容。这意味着只要网络在,数字化载体可以随时接入内容,而无需受到物理限制,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看新闻,而无需报纸这种唯一性的物理载体。
版面与页面:有限与无限。在报纸时代,由于内容与载体的唯一结合性,版面有限,新闻需要筛选刊登,信息量有限,而在互联网时代,页面几乎是无限的,只要有内容,就可以新开页面。是的,你在报纸上看到的新闻有限,而在互联网上可以看到无限的新闻。
发行与发布:内容即时性。报纸需要印刷、发行,而互联网,只需要点击鼠标。在即时/突发事件方面,你在报纸上看到的新闻可能已是旧闻。
全球化:人们的关注半径延伸。由于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化从空间和时间维度带来的延伸,世界连为一体,如果说人们以前的活动和关注半径只有5公里,那么现在5万公里以外的一次政变或爆炸可能与你也有关,就像发生在你身边一样。报纸已经无法满足人们膨胀的关注需求。
人们关注半径小的时候,对外部信息的需求有限,报纸新闻作为信息的重要部分,满足了“消除因不知道导致的不确定性”这一需求,而随着信息爆炸伴随着全球化到来,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史无前例的激发出来,大到国家政事,小到一只猫的可爱图片,远到大洋彼岸的一次爆炸,近到附近街边的一次车祸,又或者是一次黑客入侵、网络盗号,都与自己有关。需要人们关注的信息太多太多,新闻作为其中一部分的比例已经被压缩,报纸更早已不再是人们信息来源的中心,而只是关注点之一,甚至直接被边缘化。
信息稀缺与超载。是的,太多信息,太多需要人们关注的信息,人们忙不过来了。人们感觉,曾经并没有那么多需要关注的信息,但突然之间,不知为何,竟有如此多的信息需要自己关注,于是,人们的每一个时间缝隙都被塞满,即便如此,还是不足以处理如此多的信息,于是,人们经常怀着焦虑刷新,又怀着焦虑放弃刷新,人们来不及了解新闻的全部事实,没空看报,只想知道:对于这一热点事件,我应作何准备和表态?我应该如何谈论它?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