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底,教育部连续下发多个文件,分别涉及到职业教育、视频公开课、教育网络巡展等热门教育领域。近几年来,随着云计算的兴起,云教育也被舆论热炒,它被业界誉为继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医疗之后最有可能落地的云计算应用领域之一。然而,许多争论尚停留在理论阶段,对于它的应用实例、盈利模式、管理运营等尚未有一个清晰的评定标准。从理念热炒到应用落地,云教育的成熟离我们还有多远?
难题一:教育资源难共享
随着云计算的兴起,“云教育”这一概念近几年正被舆论热炒,无论是作为网络教育的延伸,还是作为云计算的细分,它都被寄予了太多的期待。多位专家曾表示,它将是继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医疗之后,最有可能落地的云计算应用领域之一。
那么,何为云教育呢?根据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陶西平的解释,云教育就是通过云计算核心技术,把所有的教育资源连接起来,形成教育资源库的共享。因此,云教育的核心就是教育资源的导入问题,没有教育资源的整合,云教育就无从谈起。
“云教育最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构建一个合理的教育云平台。”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研究中心教授刘延申表示,“如何以一种合理的、标准的、安全的方式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目前我们在技术方面并不完善”。此外,院校或机构能否“无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也存在不确定性。
难题二:盈利模式之惑
根据业界的说法,云教育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云计算的方式提升教育的效率和质量,主要应用在国民教育领域;第二类是指围绕着云计算专业而开展的教育衍生工作,主要应用在教育培训领域。如果说第一类是由政府力量来主导,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那么第二类则主要依靠资本的力量来运作,这让它无法回避盈利问题。
“从目前来看,各家机构都处在摸索阶段,并未有一个成熟的盈利模式。”水晶石教育市场总监韩建光分析称,未来云教育的盈利点可以类比于互联网领域的B2C或C2C,“一种是提供‘场地’的平台机构,类似于淘宝,它们通过收取入驻费、宣传推广费、销售抽成等来实现营收;另一种是独立培训机构,主要通过课程销售来赚钱,但这种机构大部分是面授培训的线上延伸,主营业务还是在线下。纯线上的独立培训机构还很少,以个人行为居多”。
除此之外,韩建光认为,商家还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标准化课程体系加个性化服务等,分别满足用户的普遍需求和个性化需求,“比方说,一对一辅导这种个性化服务,在线下已经做得相对成熟了,未来把它搬到网上也未尝不可”。
难题三:如何解决互动
如果说多年以前依靠传统方式授课的目的是“传道、授业、解惑”,那么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信息化时代,教育的功能并未改变。教育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互动性问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具体表现就是老师与家长、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该如何沟通。传统的网络教育由于缺乏反馈机制、沟通机制以及监督机制,并没能解决互动性问题,“如果在线教育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谈论云教育便没有实质意义”。3D动力网总裁鲁君尚表示。
随着SNS、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成熟,在线教育的互动性尝试正在被实践所检验。“如果这种尝试最终成功了,对于传统教育来说将是一场颠覆性的改变。除了解决教育资源不公平的现状,它还将把老师解放出来,‘把南郭先生请下台’,让好老师上课。”鲁君尚说。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