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世界经济仍处在调整期,结构改革不到位和需求增长乏力等问题难以根本改观。在货币宽松的同时,发达经济体财政状况依然捉襟见肘,限制了政府支持需求扩张的能力。但各国增长分化会更明显,总体形势将略好于去年。
首先,美国经济保持温和增长。美国中位数房价同比持续上涨,新开工房屋面积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市场持续回升。商业零售保持平稳增长,消费者信心指数处于危机后的较高水平。制造业产能利用率接近危机前水平。 2012年8月份后失业率下降到8%以下,为危机后的较低水平。桑迪飓风对短期需求和产出会有负面影响,但灾后重建对2013年整体增长有拉动作用。
现阶段,美国潜在增长率仍保持为2.5%左右,创新活力使其保持了较强的弹性和竞争力。 2012年以来最大的悬念“财政悬崖”问题,在最后期限达成妥协协议,美国政府的政策行动能力经受住了考验。两党都不愿承担因政策协调不力,引发经济衰退的责任,预计债务上限也应会如期再次突破。美国政策上的最大不确定性已经基本消除,为2013年美国保持经济温和增长和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创造了积极条件。
其次,欧盟状况略有改善,能争取零增长状况。因利益冲突和决策机制的问题,欧债危机处置进程缓慢,但总体仍沿着预期方向发展。随着欧洲稳定机制 (ESM)和OMT的实际运转,特别是近期欧盟银行业联盟协议的达成,使问题的缓解又迈出关键一步。
财政一体化问题也有望渐进推进,欧洲金融市场有进一步趋稳的可能。但如何摆脱高失业率、高通胀与零甚至负增长状态,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金融市场稳定只是第一步,会使流动性风险问题有所缓解,但欧元区边缘国家的信用风险问题依然突出。实体经济活力和竞争力不足、劳动市场缺乏灵活性、内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调整,短期内难见明显成效。
再次,日本经济将有所放缓。2013年,灾后重建和电力供应恢复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钓鱼岛争端对中日贸易和全球分工链的冲击,将持续一段时间。针对经济下行态势,安倍政府释放出了大力放松政策的信号,短期对市场预期有积极影响。但受公共债务占GDP比例持续攀升制约,日本财政政策操作空间已经不大。
为刺激经济、促进出口,阻止日元升值并试图走出通缩,安倍政府有望采取积极措施 (包括非常规措施),向市场投放巨量货币,并力促日本银行干预汇率市场等措施,力争将日元对美元汇率维持在85以上,并上调CPI调控目标。这些举措对实体经济影响仍有较大不确定性,从以往经验看对此不宜高估,预计日本GDP增速将比2012年下降0.5至1个百分点。
最后,新兴市场回升动力不足。通过贸易和资金流动渠道,发达经济体的低增长和政策不确定性,对原本具有内在脆弱性的新兴市场将产生明显冲击和影响。随着新一轮货币宽松及潜在的汇率贬值竞争,大宗商品价格会逐步走高并维持在相对高位,这将有利于资源出口国投资和消费的恢复。但持续的通胀压力会限制新兴市场国家的宏观政策空间,而且由于对外部市场依赖性高和内部结构性问题,新兴市场并不能真正实现“脱钩”,回升动力仍显不足。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