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网Cye.com.cn】这是一群拥有十多年国内外证券投行投资经验,转行做创投的人员,他们报着“做实业的心态做创投”,坚定地把早期科技项目投资作为长远战略的信念。
这是一群怀揣创业“idea”,在创业“山谷”中随时会因一阵风雨而夭折或止步不前的“种子”企业,他们急需的不仅是资金,更是专业的“保姆”式金融服务支撑。
这是一个平台,有政府的信誉,一头联系着创业苗圃里的“种子”,一头联系着资本的桥头。
在上海,在勇于创新的土地上,创投和“种子”相遇,磨合而相知,共同成长,结出绚烂的果实。2008年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试点启动,上海上创信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创信德”)是上海市科委推荐申报的首批6家引导基金进行阶段参股的创投机构之一。在三年的运营时间里,上创信德获引导基金出资2500万元,基金总规模1.75亿元,直接带动其他投资者出资1.5亿元,杠杆比例为6倍;累计带动11亿元左右各类社会创投资本共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导基金的资金二次放大比例约44倍,一批科技型小微企业借此茁壮成长。
创业“保姆”助企业壮大
“响应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倡导的长期投资和专业化投资的理念,逐步探索尝试进行早期科技项目投资的路径。尽可能把风险降低到最小,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上创信德总经理秦曦总结心得。
上海晨华电炉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和销售高端工业电炉,专注于新材料与新能源领域的替代进口和先进装备工艺研发,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可以提供钠硫储能电池封接装备和电池真空保温箱的厂商,在钠硫储能电池规模化制造设备、LED荧光粉烧结设备、磷酸铁锂、超轻镁锂合金、第四代放电等离子(SPS)烧结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处于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2005年晨华公司的销售合同总额为1029万元,它们用了5年时间才将这一数额提升到了3135万元。这期间,主要服务于各类科研院校的小作坊守旧模式,与下游客户激增的多样化需求以及产业化加快推广的趋势,产生了极大的冲突。当时租用的3500平方米的厂房如同杯水车薪阻碍其发展。2010年晨华就遇到了急需扩建厂房的瓶颈期。
“虽有技术和产品,但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厂房,难以扩大规模以承接大客户的订单,眼睁睁看着丧失了不少市场机会!幸亏在困难关口遇到上创信德,信德不仅投资了850万元,还带动联合投资150万元,才使得我们顺利渡过难关。更令人惊喜的是,随之而来的还有他们规范化专业化的团队,让我们在康庄大道上大步迈进。”晨华公司总经理徐炜激动地表示。
上创信德合伙人王晓蕾说:“我们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帮助晨华梳理商业模式和战略规划、理清财务、健全各项经营管理和激励制度,甚至拿地扩建厂房。全方位的紧密合作使双方建立了高度的信任感,为晨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与其说是帮助企业成长,创投更像是陪企业一同成长,像“保姆”一样及时地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金融服务。
合作伊始,晨华记账靠的是一支笔和一叠本子,采用包税制,这些都与现代化企业格格不入。帮助晨华梳理和规范财务成为当务之急。引入了专业财务管理软件替代原来的手工记账,建立了适应公司生产特性的成本核算流程、定期进行存货盘点,规范费用支出,并于2012年正式改为税务查账征收方式。规范的企业财务制度奠定了晨华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2011年面临整个制造业不景气,上创信德一直提醒晨华在厂房扩建过程中控制现金流,注重客户质量,避免资金风险。同时上创信德还先后为晨华向科技部申请了150万的投资保障扶持资金,用于晨华的技术研发和科研项目产业化。
由于难以租到高度为12米以上的特定装备厂房,扩建厂房、增加产能就成为晨华跨越式发展中难迈的一道坎。为此,上创信德亲历亲为,协助公司在长三角地区寻找符合公司要求的合规厂房和土地,最终公司于2011年末在湖州如愿购置土地,建设了产业化基地。随着湖州产业化基地第一期工程的竣工,公司产能将从过去的4000万元向1亿元规模迈进;预计2013年—2014年间晨华第二期产能扩建后,产能将达到3亿元规模。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