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网 Cye.com.cn】美国驻华大使馆最近发布了一则消息,介绍一个名为“Allen Edmonds”的美国皮鞋品牌,该品牌去年年底在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开了专卖店。美国驻华大使馆评价说:“目前在美国出售的鞋类,99%是海外生产的,其中来自中国的占88%,这是“美国制造”的皮鞋出口到鞋类生产大国中国,有特别的意义。”
Allen Edmonds创立于1922年,创始人埃尔伯特 艾伦(Elbert W. Allen)在美国中部的威斯康星州采用新的制鞋技术,不用钉子和铁芯制作时尚耐穿的皮鞋。该品牌以经典、品质优良闻名,据说里根、布什父子、克林顿等都曾穿着Allen Edmonds制作的皮鞋参加过就职典礼。
美国国务院工作人员的博客“雾谷飞鸿”分析了鞋子背后的深意:“与许多大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将生产线迁移到海外,尤其是迁移到发展中国家不同的是,Allen Edmonds坚持在美国本土生产皮鞋,这就意味着公司需要支付更多的工资、福利、医疗保健费用以及遵守政府严格的工作场所管理规定、污染排放许可等,这就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但公司管理层坚持自己在美国本土生产的理念,不愿随波逐流,尽管几年前面临险境,但好在大环境开始改变,随着经济的回暖,产量也大幅度回升,2011年的产量达到50万双,比上一年的35万双大增43%,并且扭亏为盈。”
这倒是与美国总统奥巴马振兴美国制造业的主旨很吻合。进入2013年,奥巴马要求美国国会批准投入10亿美元资金建立一个由15家制造业协会组成的网络。美国俄亥俄州的扬斯敦(Youngstown)正在展开一个试点计划,使用“3D打印机”生产来自数字图像的零部件。国会批准之前,奥巴马还想要动用行政权力创建3个新的试点计划。
制造业对一个大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日本人二战时最忌惮的其实是美国的制造业。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到2010年这10年间,美国失去了33.1%的制造业工作岗位。主要是拜中国人所赐——生产过程外包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
美国国内也有“国货”爱好者。两年多以前,美国人马克 安多尔(Mark Andol)在纽约州埃尔马(Elma)开了一家名为“美国制造商场”的商场,专门出售美国制造的产品。因为马克在推销美国国货方面的努力,曾获邀参加过白宫的一场研讨会。但是媒体还是以戏谑的笔法描写了他的商场:摆放着塑料苍蝇拍、马桶刷,以及用塑料和纸板做成的牛仔帽。顾客们还可以买到挑圆片游戏所用的塑料片,“EZ-DUZ-IT”手动开罐器,“Wigwam”袜子,还有写着“恶犬凶猛”的木制标牌。只是别到这里来找高级时尚商品或高科技产品。
马克对于“美国制造”的定义太严格了:产品要出现在他店里,所有零部件还有包装必须来自美国,供应商要签下字据证明它们完全是国产的。例如,在得知Buffalo Games Inc.拼图玩具的包装盒印刷是在加拿大完成的之后,他将这些产品赶出了自家商场。
很多美国人对本国的制造业有着朴素的热情。一家名为“全美服饰”(All American Clothing)的服装公司,就是以生产高质量、价格可承受的美国制造服饰为愿景。通过把生产环节留在美国,全美服饰希望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与税收。公司宣称:“我们关心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如果只是为了赚钱,我们可以将生产环节转移到海外去。我们永远不会拿美国人的工作岗位做交换。”
为了从众多服装公司里脱颖而出,全美服饰开发了自己的产品追溯系统。通过牛仔裤上的标签,顾客可以追溯产品的生产足迹,甚至知道是哪家农场的棉花构成了牛仔裤。
不过这种诉诸国民热情的营销不足以对抗大规模分工(这与经济学原理相悖),但可以从差异化上做文章。全美服饰的牛仔裤每条大概50美元,相比大多数设计师品牌要便宜,它要做的是不断注入“国货”以外的其他内涵。
值得注意的还有床垫生产企业。目前从美国向中国出口床垫的企业有Noah、Kingsdown、Restonic 、Wickline等知名公司。这些企业瞄准了中国的中产阶级,后者与美国的中产阶级一样喜欢高品质产品,愿意为好的美国制造付钱。毕竟一个人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这些企业的负责人认为,美国床垫的价值正在重新为中国人认识,因为定价从800美元到5000美元一具的床垫产品简直供不应求。
相比中国,美国传统制造真的在复苏吗?就美国本土市场而言,这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假象,就中国市场而言,复苏确实已经到来了。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有了长足的提升,产品的品质却不断遭到质疑,而这正是美国企业的机会。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