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独木不成林
合伙取长补短降风险
为何这么多90后要选择合伙创业,何以技术类项目更受他们青睐?
在禹化普看来,合伙降低了创业风险,同时可以各取所长。
“团队可以让创意碰撞。”在李力创业团队负责技术开发的廖先浩认为,技术开发是一潭深水,一个人的能力远远不够。戴梦则表示,团队的优势是每个人想法不一,遇到难题一起探讨,非常有利于自身成长。
“做自己的事业和帮别人打工,两者的动力有很大差别。不过,独木不成林。”戴梦举例说,他们开发一个APP,需要完成产品设计、上线运营推广等一系列工作,就算是全才也很难独立完成。李力也表示,合作创业能让每个团队成员都有强烈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可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创业网Cye.com.cn】
张仲明表示,90后合伙创业,最初是积累经验,减少创业风险,多一个人承担风险便小一些。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尹华站博士认为,合伙除了可以规避一部分资金风险外,更多是可以集思广益。刘靖康曾制作高校“平均脸”、破解360董事长周鸿祎电话,被称为“技术帝”,他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也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而创业需要极强的综合能力,团队创业则可弥补这一点。
挑战
技术更新快
创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超过七成90后开始创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
金毅在校期间也曾准备从事移动互联网创业,“想起简单做起难。”他说,找不准定位,市场竞争大,缺乏专业指导,最终无疾而终。即使是已创业成功者,无论是禹化普还是李力,在创业中也有感到吃力的时候。李力透露,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新领域,对高校学生来说,很多技术都是新的,比如对手机APP开发,当时学校没有相关的课程,对他们这群初出茅庐的创业者来说是一种挑战。
同时,他们并非科班出身,也给创业带来较大难度。戴梦说,自己没有工科背景,对编程一无所知,与技术人员沟通曾经非常困难。幸运的是戴梦在百度实习期间,结交了很多优秀的产品经理和技术人员,遇到困惑时便向他们虚心请教。
张仲明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却并不足,大学生缺乏经验,对市场只爱进行理想化推断,结果往往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同时,针对他们的“孵化器”即创业服务体系还不完善。
建议
搭建平台
建专家团给90后当后盾
“我犯过很多错误,这些错误就是我最宝贵的经验。”刘靖康同学反复告诉记者,创业者找准顾客的刚性需求,能为用户创造价值更重要。学生创业不要脱离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比如团购就不适合学生创业做,它包含太多利益链条。
“创业的方向一定要选准,这是核心。创业时选择新兴行业,成功几率更大。选择别人已经做过几十上百年的传统行业,很难脱颖而出。”李滨虹称,要拼技术,这群学生肯定拼不过成熟的企业,以移动互联网领域创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在细分市场找到切入点。
“90后创业需要支持也需要自助。”李滨虹表示,在20~30岁之间创业最容易取得成就,这也正符合90后创业特征。“如微软、戴尔、谷歌、Facebook的创始人都在这个年龄段创业成功。”他认为,创业成功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即使失败也能在这当中成长。
除了创业者自身努力,尹华站认为,社会也应给大学生搭建创业平台,提供市场商机导向支持,并给予小额创业贷款优惠政策等。西南大学教育学专家张仲明教授也认为,应该给他们提供相应的信息平台,建立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等。
目前,部分高校已有行动。据悉,重庆大学2011年就给了李力团队一间办公室,供他们讨论和实际地写程序、做项目。2012年,又建立创业基金会支持他们,并让他们入驻重庆大学国家大学生创业基地,校团委还积极为他们联系风险投资人【创业网Cye.com.cn】。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