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面积35平方公里、3.5万人口、524.5亿元、上缴国家税收8.59亿元、人均收入8.8万元、家家有别墅、户户有轿车……这是华西村华丽的数据。而华丽数据背后也有诸多隐忧:41名党委副书记中,吴仁宝家族成员占据近半;财富集中化;转型困难;管理混乱……华西的集体经济还能走多久? 3月18日,原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因病去世,享年85岁。他被称为“中国最有名的农民”,曾将贫穷落后的华西村建设成为中国公认的“天下第一村”。他曾于2005年作为封面人物登上美国《时代周刊》。 1928年11月,吴仁宝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县华墅乡吴家基。33岁开始担任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党支部书记,直到2003年卸任。他的儿子吴协恩经过选举,成为他的继任者。 年入524亿元的江南小村 在吴仁宝治下,华西村走上“集体经济,共同富裕”道路。1999年,华西村股份公司在深交所上市;2004年,华西村将周围的华明、泾浜、前进等十多个村合并进华西村,组建大华西村,面积达30平方公里,人口3万多人。 到2006年,华西村已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1600多人口,扩展到35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3.5万人口。2012年,这个江南小村现销售收入524.5亿元、上缴国家税收8.59亿元、村民人均收入8.8万元。村民家家有别墅,户户有轿车。 光环背后 看起来华西村是一个典型的集体企业,然而有传言称华西村已成为吴仁宝家族控制的企业。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有研究者统计后指出,吴仁宝4个儿子可支配的可用资金(可用资金被定义为扣除所得税后的净利润)占华西村资金总量的90.7%。 而《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7月16日曾报道,从党内职务来看,华西村党委的五十多人中,“以吴家为核心的圈子达到36人,占党委总人数的72%”。有学者整理了42年来华西历任村干部的名单,一个不变的事实是,华西村最高掌权者始终是吴仁宝。 华西的集体经济还能走多久?黑马哥摘选《中国经营报》 2011年12月精彩报道如下: 转型困难 目前,华西村面临的困难是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日趋衰落,而新产业里,也无IT、新能源等高科技型企业,发展也屡陷困境,一时间进退两难。 此前,在华西的产业结构中,钢铁产业始终占据龙头地位,其收入一度占华西总收入的60%~70%。但在2008年之后,钢铁行业利润已越来越小,也因高能耗、高污染而成为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调控对象,吴协恩曾表示,自2008年起,已经先后关闭了八家相关的企业。 不过据记者了解,剩下的钢铁企业也日子难熬,已处于存亡之边缘。 “原先的四大产业,钢铁、纺织、物流、旅游均效益不好,其中最为核心的钢铁工厂多数处于亏损状态。”一位钢铁厂内部人士透露。他表示,目前华西最为赚钱的就是房地产公司,该公司以并村过程中的征地起家,目前,在华西村和江阴市均有地产项目,但这也弥补不了钢铁等企业亏损带来的财务亏损。 一位安徽籍的华西不锈钢厂员工向记者表示,该工厂自今年10月份起已放假整整一个月,11月份工人来干了六七天后又接着放假,到现在一直没开工。停工期间,一个月工资750元。“效益不好,厂里也不说辞退你,就每月给你750元,让你熬不住了自己走。” 钢铁等传统产业的衰败也让华西村高层有所察觉,这两年,华西村开始在金融、投资、航运等诸多领域投入重兵,吴协恩曾称:“陆上有仓储,江边有码头,海上有巨轮,这就是华西村目前转型的成绩之一。” 吴仁宝也曾提出“西南建工贸钱庄,东北建六畜粮仓,中间建人间天堂”,欲将旅游、金融、海洋运输等服务业提到华西村半壁江山的位置。 不过这些新产业多数并未给华西村带来多少收益。2009年,华西村投入巨资在香港注册成立了“宝力海运有限公司”,目前已拥有5艘远洋运输散货船,2010年又新购了8艘货轮,“十二五”期间新船交付使用后,年运输能力将超过400万吨,将成为江苏省最大的远洋船舶运输企业。 但此时航运危机却已经来临。仅今年上半年,中国远洋就亏损约27亿元,而据长航集团总经理朱宁称,航运企业形势很严峻,未来一段时间将有倒闭潮。知情人透露,华西远洋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旅游业是华西村的另一重要产业。2010年夏天,华西村花费9000万元,购买了两架直升机,又花1000万元修建了停机坪。据村民说,由于机票昂贵,平日里鲜有飞机升起,“没有生意,有时就会让工厂的干部去坐,费用就从奖金里面扣。” 尽管新旧产业从经营上看都不尽如人意,但华西村的产值却一年比一年庞大。2010年华西村对外宣称,其产值已达500亿元,个中虚实,只有吴仁宝等少数几个高层才知晓,一位钢铁厂内部人士说,这个数字有注水嫌疑。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