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末日没有到来,奇迹却在影视行业上演,《人在路途之泰囧》、《西游降魔》不断在刷新本土票房记录,数字的变幻让这个产业链上的人们神经很亢奋,由此积极投身此间的各路资本、各路人马蜂拥而至,文化产业的投资热潮方兴未艾。 在2013福布斯中国潜力企业论坛上,我们和来自行业内的多位专业人士,被誉为资本市场“电视剧第一股”的华策影视(300133)赵依芳、小马奔腾钟丽芳、PPTV陶闯、云峰投资李颖、启明投资甘剑平等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个行业正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和新特点。 趋势之一产业增长速度非常快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170亿元,2011年131亿元,2010年则刚刚过百亿。票房收入从分配比例上60%是给院线拿走了,剩下来70亿里面一半都是好莱坞的篮球片,再剩下来就是30-40亿的部分是被类似华策、小马奔腾等这些一线领军企业给分走,再分到一些中小企业的确是非常少了。这35亿不过相当于腾讯一款中等规模的游戏,也跟优酷去年的收入差不多,但这35亿的影视制作收入与跟5年前、10年前比则是成倍数增长。甘剑平说,我记得2003年时候看了一家非常好的影视公司,当时被他们单集的收购价给惊住了,居然是5位数。十年来这个行业的增长是非常惊人的,十年前这个行业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 美国的文化产业,实际上他们叫版权产业,占到GDP的10%,我们现在只有3%不到。现在电视剧单集的价格已经到了7位数,以后可能会出现8位数字,这也符合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富裕之后民众对文化和娱乐的更多需求,将促使这个行业在中国步入未来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趋势发展之二,逐步形成产业和品牌效应 影视制作通常在外行人看来进入门槛很低,所以这几年资本涌入非常热,深入一下就会发现来自什么行业的资金都有。但做了十几年影视制作的赵依芳认为,这一行按一门产业来经营的门槛其实很高,原来都是手工作坊式的制作,现在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已经变成一个产业,而原来一个个手工作坊也变成一个个需要去战略、商业模式定位以及引领模式考量和产业平台的搭建,和未来整体有规划发展的企业。 当下政府对影视制作公司有成立前三年的税收减免,这促使很多刚刚运营满3年的公司就关门,然后再去开家新的,以此获得税收优惠。然而这不利于公司品牌的长期建设,当行业的发展演变成一门产业的时候,这种状况可能会有扭转。 趋势发展之三,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我们能够很清晰的看到,影视行业正在发生了一个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比如原来做影视的开始做院线,原来做院线开始往上游衍深做制作。如何平衡内容制作、发行和院线的关系,作为从业者如何定位自身?小马奔腾副董事长钟丽芳说,每个公司都有自己擅长的,不可能把这三个摆在同一个位置,我们以做内容为主,但也有好的发行团队,影视公司多元化发展是个趋势,这可以极大规避一个片子不成功就对公司业绩带来巨大影响的风险。因为视频网络的兴起和版权意识,内容在过去几年的议价能力有所提高。前端制作公司得到的收入要远远大于剧本和原创文学得到的收益。在未来的全产业链结构下资金或者是利润会从渠道慢慢转向内容,尤其到最底层原创作者和编剧。 趋势之四,资本的力量介入越来越多 产业形成的初期,往往具有更多的投资机会。文化创业产业正以非常快地速度增长,像票房每年超过50%的增长,任何一个行业能够以这样的速度在增长,如果能够投到每个细分领域的领跑者,回报一定会是不错的。云峰基金李颖说,这里面很多环节都是有投资机会的。现在整个移动的终端手机的普及化,比如新技术的呈现手段和方式,那些对内容制作要求上更个性化、更精准的新公司值得去投资。 这个行业比较大的几笔融资有目共睹,建银国际领投的小马奔腾获得7.5亿风投资金;PPTV获得软银国际领投的第三笔2.5亿美元的资金;PPs.TV获得启明创投的5000万美金【创业网Cye.com.cn】。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