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似乎始终伴随着泡沫,从互联网在中国诞生的那天起,已经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各种泡沫:SNS、团购、电子商务、视频网站……一款产品在中国市场往往具有惊人的复制功能,可泡沫之后往往是残酷的。
这代互联网从业者又是幸运的,在十几年的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革。在见证一个个泡沫吹起到破灭过程中体验做产品的不易,而今年APP的泡沫即将破灭,原因如下:
数据不全面
目前评价一款APP受宠程度最客观的依据来自App Store及Google Play等APP市场的排名状况。据笔者了解,排名往往受下载量、评论打分、当天激活率、下载转化率、账号情况等因素影响。而下载量和评论打分等便成了可人为控制的数据。
这种由水军发展而来的刷榜生意从有APP那天就已经存在,据悉,一款APP如果要刷到前几页,需要动用四五千水军共同作业,每下载一次付费几毛钱,并附带评论打分等各项服务。如此的装机量数据是否能够真正反映这个市场真正的情况呢?对于开发者来说,刷榜的数据好看意味着用户有更多的机会看到并安装,同时也好向投资人交差。
抛开人为的刷榜不考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卸载,数据如何来统计。客观来说,APP开发者能够想尽各种办法在用户隐私方面大下工夫,不可能统计不到卸载量,如果没有行业的规范,这个数据很可能成为永远的秘密。
盈利环境进一步恶化
当下APP盈利模式无非为地上和地下两种。
所谓地上模式,就是以广告、捆绑APP、收费等形式的盈利模式。对于一款流淌道德血液的APP来说,这也是最理想的盈利模式。如今来看,都不太理想。
广告弹出,已被无数用户抛弃,加之在金山手机毒霸、360手机安全卫士等安全软件的围剿下存活几率已经不大。从用户角度考虑不断弹出确实有碍用户体验。
捆绑APP目前对于热门游戏确实还有一定空间,最近火爆的《找你妹》就是例子,用户可以下载推荐APP换取积分,开发者可以与捆绑APP结算费用。只不过用户往往下载捆绑APP之后基本要么闲置,要么卸载,此种效果对于捆绑APP效果究竟如何?难以估量!
收费模式可能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噩梦,APP收费目前只有游戏币充值及特殊功能购买付费,目前并不理想。以号称Google Play下载过亿的3G门户旗下“GO桌面”为例,经过多年开发经营,始终无法突破盈利瓶颈。去年3G门户总裁张向东宣布2013争取扭亏为盈,今年在海外推出3D付费桌面,两周营收100万。在该公司对外的宣布中,两周100万无疑是一个自认为非常了得的数据,该公司从总裁,总经理,副总在网上分享各种创业经验,俨然成功人士。可两周100万元,一月200万元,每年2400万元的数据在当下互联网圈确实不值一提。即使扩大5倍,也难以摆脱亏损的魔咒。对APP用户来说基础功能之外如果付费,多数会选择放弃,何况只是为了效果的绚烂。
地下模式主要以出卖用户个人隐私信息为主要目的的。可以说是黑客的另外一个战场,各种流氓APP不断建于报端,在多种手机杀毒软件围剿及法律法规的完善之下,此赚钱渠道越来越难。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