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微博正在抄谁的后路?
1、抄即时通信的后路。微博的私信最初推出时就是冲着QQ来的,要不是后来微信拯救了QQ(一二线的网民由QQ过渡到微信),那么微博私信就可能取代了QQ,因为它不仅可以私下发文字或图片,还可以发文件。
2、抄电子杂志的后路。这个主要是微博后来推出的“微刊”及另一个中间类型的应用“Qing(轻博客)”,更丰富的表现效果,更多样的兴趣圈子或垂直分类,成就了微博电子杂志的功能拓展。
3、抄社会化商务/导购网站的后路。这当然是由于阿里巴巴近6亿美元入股新浪微博18%股份,道理很简单,新浪微博是社会化媒体,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是电子商务,二者结合目的那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4、抄图片分享网站的后路。如果你去看看新浪微博里的相册,或者去看看腾讯微博的“微频道”,就会明白,微博只要一转身,就会变成Pinsterest那样的瀑布式的图片显示方式或其他图片分享网站的样子,只要你的微博里有图片。
5、抄BBS/贴吧的后路。微博里除了转发就是评论,有评论就是讨论,就是向全世界展开的讨论会。过去,QQ群、BBS或贴吧里的人数限制,这让微博里的讨论更显不同,更可能让人惊喜,因为冷不丁就会有高人从天而降,发表高论。
6、抄SNS网站的后路。微博出生到现在,已经不是简单地模仿Twitter,它还有Facebook的影子,甚至还能像前面提到的那样可以变身图片分享网站,加上游戏、第三方应用等,所以你应该理解:在中国大陆人人网与开心网有点儿被冷落。
7、抄点评类网站的后路。既然可以评论,就可以评论企业、品牌、产品或服务,不一定象点评网站会在某一企业品牌的下面看到所有的点评,但可以通过微博搜索搜到人家的评论,好评与差评对你一定有影响。
8、抄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的后路。因为微博的媒体属性,因为微博信息的即时性,因为微博平台承载了成千上万个自媒体,因此其对电视、广播、报纸及杂志造成冲击。当然,传统媒体干脆直接进来,你看人民日报来到微博,新华社来了,央视也来了——美其名曰“渗透”与“反渗透”。
9、抄职业社交/招聘网站的后路。作为社会化媒体,不仅用户间有着相互交织的关系,而且有不少人在求职,不少企业在招聘,加上新浪还专门开发个类似Linkedin的功能,或许是原因是Linkedin比较火。
10、抄搜索引擎的后路。传统的搜索引擎的速度还慢了点,网站的信息必须过段时间被收录后,在搜索引擎里才搜得到,而微博里呢?微博里可以立即搜索到最新的微博,微博搜索的速度是威胁传统搜索的最大因素。
总之,中国大陆的微博与微信让整个世界不断惊讶,不论是用户数量,还是不断更新的功能。
当然,微博与微信都并非十全十美。此处分别给他们提一个问题:使用微信时,当关注超过200个以上公众账号时,通常感觉提示太多,已经感觉受不了,有些烦,可能会躲着微信。使用微博时,当普通草根与小企业或小机构使用的前期,粉丝数与转评数都上不去,通常玩不来,可能会放弃微博。
我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来自两个层面:第一,希望微博与微信服务提供商能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第二,希望微博与微信用户动脑筋用好它们——同等情况下,用心与不用心的人差距会很大。
当然,“抄人家的后路”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颠覆”或“超越”,但是这种氛围有助于各方的进步与成长。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