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本山传媒的九大业务板块
根据公开资料,喜剧小品演员出身的赵本山于1993年创办了“本山艺术开发总公司”,不仅从事文化、广告、影视业务,还兼营煤炭、钢材、运输等传统生意,而后衍生出的本山传媒,公开介绍是这样的:
2001年,赵本山创造性地打开了“二人转”的娱乐蓝海;同年,出资20万元举办了面向辽宁地区的“赵本山杯首届二人转比赛”;2004年又举办了面向东北三省的“第二届二人转比赛”;2003年4月,赵本山以“赵家班”为班底,组建了辽宁省民间艺术团,并租下了可以容纳600位观众的沈阳大舞台剧场,从当年4月1日开始在这里演出二人转、小品、东北歌舞等。 同年,赵本山以辽宁民间艺术团为核心组建成立本山传媒。本山传媒是辽宁省文化厅直属民营文化企业,赵本山担任集团董事长。2008年,本山传媒被文化部授予除事业单位以外的“中国文化经济实体30强”。2010年,“刘老根大舞台”被文化部、国家旅游局联合评为首批“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2010年起连续三年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文化企业三十强”。
从背景介绍已经不难看出企业背后的政治资源。而作为一家传媒,文化产品的运营能力究竟如何?我们将其业务结构与经营概况归纳为九大板块:
第一,自然是核心的演艺板块。标志性演出品牌“刘老根大舞台”,已形成连锁规模。目前,本山传媒已拥有沈阳中街、沈阳工人会堂、沈阳沈铁文化宫、北京、天津、长春旗舰、哈尔滨等七家驻场演出剧场。2011年,本山传媒所属“刘老根大舞台”连锁剧场全年演出1744场,演出收入突破2.2亿元,上缴国家税收7000余万元——纳税额高达营收的三分之一。
第二,影视板块。影视制作业务现已成为本山传媒重点支柱产业之一。十年间,先后拍摄电视剧《刘老根Ⅰ、Ⅱ》,《马大帅Ⅰ、Ⅱ、Ⅲ》,《关东大先生》、《乡村爱情Ⅰ、Ⅱ、Ⅲ、Ⅳ》、《乡村爱情故事》、《乡村名流》、《乡村爱情交响曲》、《乡村爱情变奏曲》等十几部乡村题材电视剧作品,打造出了本山影视“贴近生活”的乡村题材路线,在国内形成独树一帜的定位,同时收视水平和盈利水平一直能够得到保障。
近年来,本山传媒也参投了如《说书人》、《e网情》、《怪侠欧阳德》等不同风格的电视剧,目前看来收益状况都还不错。2010年,本山传媒初涉影坛的作品《大笑江湖》也取得了不俗票房,然而,口碑不佳使其电影之路受阻。
第三,综艺板块。
本山传媒曾参与制作了不少电视节目。包括2009年同黑龙江电视台合作的娱乐栏目剧《本山快乐营》,融合东北二人转、喜剧小品、电视剧,该栏目采用美剧拍摄模式,Cye.com.cn以“季”为周期边拍边播,全周播出累计195分钟的节目。周一至周四档的节目中,采用平行叙事的方式,展现发生在象牙山村各家各户家长里短的快乐生活;而每周五的特别节目,则为前几天发生的事件编排、碰撞出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结局(和曾经风靡一时的韩剧“反转剧”系列模式相近——钛媒体注)。
此外,2009年,本山传媒与辽宁卫视联合推出的娱乐互动节目《明星转起来》,每期节目邀请四位国内外当红影视、歌舞、曲艺、戏曲等明星大腕参与。
在该档节目中,众明星与本山传媒著名“二人转”演员结成师徒关系,一帮一,一对红,把二人转的“说、唱、扮、舞、绝”等基本功传授给明星们;并逐级提高学习难度,笑料气氛非常浓厚;2010年,又和辽宁卫视合作了幽默搞笑类娱乐栏目《新笑林》,演绎古今笑料。一众互动性十足的栏目,既传承了本山传媒的优势,也获得了一定的区域性热捧。
第四,音乐板块。这块业务在其官网介绍中并没当回事儿来提,不过,从文化角度来看,还是要强调一下其存在感。本山大师的得意门生小沈阳涉足影视圈后期,多部片子的主题曲都是亲自主唱。有些影片品质上差强人意,但主题曲却火爆异常,成为大众KTV流行曲目,如《大笑江湖》、《我的好兄弟》等,让其影视之外开辟了新领域。这一现象,代表了本山传媒旗下艺人的多元化发展。
第五,自然就说到艺人经纪。本山传媒旗下拥有近百名赵本山的弟子或艺人,各类广告代言、走穴堂会、外派演出或参演等传统的经纪业务也为本山传媒带来了不菲的收益。
第六,会所及特色餐饮。2011年成立的“刘老根会馆”是本山传媒各个优势文化业务板块内容的集中体现。该会馆位于北京前门商业区和历史文化保护区,总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比邻北京刘老根大舞台。会馆中不仅有“陶艺主题长廊”等文化展示的亮点,加上用原生态食材做的“刘老根私房菜”、以东北方言命名的“快乐餐厅”、以赵家班弟子串场的“明星大堂经理”制度等细节,重点突出厚重的东北民间文化,以及幽默与快乐的用餐氛围。
总体来讲,这一产业是本山传媒期冀向高端定位突破的一个尝试。不过,像这样的投资规模,估计赵本山也没指望从中赚钱,而只会把它当做品牌形象的宣传出口与在京攻关的“企业驻京办”。
现实情况是,由于乡土文化与高端定位实在无法让人联想在一起,背后完全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差异,因此,高昂的用餐价格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再加上开业时涉及到毁坏文物等负面问题,会所之类在京城中的口碑只能说是不温不火。正面宣传作用微乎其微,至于公关嘛,相信商务人士也不太会选择这样的地方来谈业务。为什么这样的定位没有成功?显然是因为“高端定位”和本山传媒的用户定位严重冲突(见下文商业模式分析)。
第七,衍生产品电商。本山传媒围绕旗下明星、影视作品、东北乡土文化及地区性特产打造了小型电子商务平台“快乐商城”,主要销售的产品包括明星人偶公仔、水晶工艺品、人物漫画折扇、明星肖像变色水杯、特色山货等。
第八,艺术教育板块。本山传媒于2004年与辽宁大学共同创办了“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通过表演和戏剧影视文学两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培养表演、导演、编剧等方面的艺术专才,显然为本山传媒提供了后备力量。
第九,也是最后一个板块,公益慈善。严格意义上讲,这一块其实不能划到商业范畴,但的确是现代企业经营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板块。本山传媒最广大的受众在社会基层、在农村、在老少边穷地区,所以,在这一人群承担社会责任之后产生的效益远远比一般生产型企业或阳春白雪型的文化企业更为明显。另一方面,本山传媒“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的路子,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一系列的活动为本山传媒带来的社会影响与无形价值,成为企业与个人的重要支撑,极强的黏住了老百姓和普通消费者,与其自身的盈利性业务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