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媒《日经商务周刊》报道,近日,伊藤忠又收购两家中国公司,成为中国最大日用品批发企业。
在反日情绪随时可能爆发的中国,日企如何在中国生活地风声水起?日媒总结了日企在中国生存的五大战略(五张王牌)——本土化、抓住软肋(如食品安全)、选择亲日城市、准备好随时抽身、“坐收渔利”。
日媒还称,5张王牌一一展示。倘若日本企业能够通过攻守降低风险,对于中国业务的担忧应该会减少许多。对于日本企业而言,如今恐怕没有时间等待两国政治关系的改善了,因为现在正是快速采取行动的紧要关头。
东风日产
进攻牌之1:入乡随俗,隐去“日本色彩”
不是“奉承”,而是计算周密
日媒举了日产汽车的中国合资公司——东风日产如何入乡随俗的例子。
首先,东风日产启动了一个“精英创富战略”项目,公开招募有志于在地方创业的年轻人,让普通的年轻人成为店主。
2012年6月第一次招募时,应聘者的人数达到了1万人,远远超出了预期,选拔的部分过程还通过东风日产冠名播出的电视节目播出,共计播出了13期。在节目中有一人胜出,除此之外,还有5人通过了选拔。今后,该公司还将继续利用这种方式开设数十家“销售店”。
获胜者开店费用的9成由东风日产承担。经营步入轨道之后,销售店方面可以回购股份,如果经营顺利,几年即可实现独立。
作为日本品牌的象征,汽车最容易成为反日和抵制的目标。东风日产此次尝试的最大目的,是把销售店的从成立到经营“全盘”委托给中国人,尽可能淡化“日本”色彩。通过“精英创富战略”项目,还有望获得众多志向远大的年轻人。这样一来,在不易派驻日本人的内陆城市,开拓市场也会变得容易。一语概之,就是“终极本地化”。
隐藏“日本色彩”、入乡随俗的行动不仅出现在销售一线。还延伸到了招聘现场。
2012年11月,佳能中国在清华大学附近的酒店召开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校园招聘说明会。社长小泽秀树不打领带、不穿西服“轻装”上阵,谈笑风生,操着流利的中英文,对公司进行了介绍。途中还热情地用中文演唱了邓丽君的代表作《月亮代表我的心》。最后,学生与员工共同举办了热闹的舞会。
在日本人看来,这样的做法或许有些出格,但喜欢参加各类活动的中国学生对此却评价颇高。参加了说明会的一名学生就在微博上写道:“社长竟然会来参加学生的招聘会,可见对新人的重视”。
说到这样做的目的,小泽表示,“这是为了消除日本企业古板的形象”。小泽觉得,自从“钓鱼岛”问题曝光之后,中国人与日本人之间结下了更大的心结。要想解开心结,就要为双方创造敞开胸襟交流的“舞台”。
说明会的高潮是一幅历史业绩的增长图。佳能自从1997年设立中国法人以来,销售额已经连续15年实现增长。2012年,受到反日游行的影响,佳能商品虽然撤出了部分商场,但业绩依然超过了上年。在此基础上,该公司又提出了在2017年之前,使年销售额达到100亿美元的挑战性目标。而且,小泽还在学生面前宣布,“我们的终极任务,是把工资、奖金和福利都提升到中国的顶尖水平”。
《日经商务周刊》评论称,对于东风日产和佳能中国的做法,或许会有人觉得“太拍中国的马屁”。但是,在随时随地都可能爆发反日游行的国家,这两种做法无论哪一种,都是为取得最大成果而制定的战略。今后,日本企业要想在中国生存下去,这样巧妙的计算必不可少。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