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企业大小的界限在发生变化。腾讯和中国电信谁大?过去肯定首先想到中国电信,腾讯的员工不足中国电信的三十分之一,但是腾讯的市值是中国电信的将近十倍。如今中国电信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中国联通,不是中国移动,而是腾讯。在新经济格局之下,创新型企业可以一夜之间迅速崛起,而过去大家顶礼膜拜的巨型企业或百年老店也可能一夜坍塌。仅仅设立550多天和拥有13名员工的Instagram就被Facebook以10亿美元收购,超过拥有100多年历史的《纽约时报》的9.6亿美元市值;深圳光启研究院5位创始人平均年龄30岁,3年的时间就申请了全球2500多项专利;而130年历史的百年老店柯达去年申请破产保护,日本的索尼、夏普、松下等在一夜之间走向落寞,日本这几家巨型家电企业去年亏损额都在50亿美元以上,被称之为“日本沉沦”现象。日本作为一个精细化制造大国,管理水平先进,但却忽视了新经济时代对创意设计、用户便利性的新需求,缺乏对创新方向、创新战略的把握与调整。我们观察企业,已经不能只看这家企业的总资产有多大,历史有多悠久,占地有多少,是否有先进的设备,重资产有多重,更要看创新的独特性、领先性、应用性与可持续性。
第五,网络经济在颠覆传统商业模式,新商业模式在改变传统经营路径与盈利方法。中国互联网的增速全球最快,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达到1.32万亿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6.3%,同比增长64.7%,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长仅为14.3%。新一代互联网产业来势更为迅猛,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结合,正悄然颠覆着传统的组织体系和商业模式,而商业模式的变更又改变了企业传统的经营路径与盈利方法。商业模式创新的本质就是盈利模式的创新,商业模式决定着企业的生死成败。当我们难以描述一家企业的创新特点时,往往可归入到 “新商业模式”范畴,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
第六,以美国为代表的创新模式在转型,中国的创新前沿也在追赶全球科技与产业革命的潮头。创新无处不在,创新不问出处。创新体现在社会经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自MIT的创新实验室和跨学科交叉领域,如CYE电子墙、移动照明、功能玩具、第六感界面、数字话剧、纳米传感器、无线电力传输、智能手表等创新层出不穷。与此同时,美国的风投行业也在转型,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开始在更大范围和自由度内筹集资金,创业企业的发起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项目,向全球的投资者募集资金,Kickstarter上活跃的投资人来自世界170多个国家。
综合来看,美国的创新优势将继续在相当长时间领先中国,因为美国的创新优势是多层次的,机制的优势、文化的优势、制度的优势、人才的优势,全球70多个国家包括中国的人才都在源源不断流向美国。但中国在迅速追赶,原创性的高端核心技术开始涌现,炒菜机器人、3D裸眼、基因技术都已经在生活当中得到运用,在5年内,中国亦有潜力成为世界最大的3D打印市场。有些企业,如深圳华大基因,也已在欧洲设立研究中心,雇用外国科学家为中国企业进行研究工作。中国和美国将是未来全球创新的主战场。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