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为王的收入
这及部分的收入都非常平均,首先是能够占到百分之30比例的门票收入,这一部分门票收入大概可以达到每年1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0亿元)。而曼联主流的销售方式是捆绑式的季票销售。因为战绩出色,同时红魔球迷的很高的忠诚度,这让红魔在门票收入上居高不下,当然不是所有俱乐部都会有这么高的门票收入的,对于某些低等级球队成绩不佳的球队而言,门票很难卖出高的价值。类比同样市场庞大的中超,同样有类似于广州恒大,北京国安这样高上座率的球队,但是依然还是没有办法做到很高的营收,在某些惨淡的年份,甚至于有免费送票都没有观众去观看的情况。所以,能否获得高门票就如同一个歌星唱歌,完全取决于是否唱出好的歌,而对于球队来说根源在于是否可以打出好的比赛,取得好好成绩。
再来看曼联的第二块收入来自于广播电视收入,这是很大的一部分收入的来源大约也可以曾经占到收入三分之一,在曼联打入欧冠的季度共获得接近1亿英镑的电视转播权收入。但是这个收入也完全取决于是否能够 取得好成绩,英超的电视转播权和欧洲冠军联赛的转播权金额分配完全是取决于你成绩的好坏。冠军和最后一名分配的转播权奖金差距会很大。
而最后一部分商业收入则是至今曼联最为人称颂的地方。就是纯广告品牌收入。这部分收入又会分为赞助收入和衍生品授权收入。
在体育赞助分为俱乐部赞助和球衣广告,球衣广告分为胸前广告和背后广告这几个位置,而曼联的赞助商数量之多,令人咋舌。曼联首先将赞助商按照行业和地域进行了划分,并按照行业特性和地域差别分别与赞助商签署排他性的赞助协议。这让曼联的赞助的开发空前成功。
除了这一块的较大的收入之外,围绕着球星的肖像权收入,衍生品,以及球星的球衣,以及授权品牌经营的收入也是曼联这家商业俱乐部成功之处。而能否获得这部分收入的关键之处在于能否有值得推广以及在球迷中具有巨大偶像号召力的球星。以目前在足球圈炙手可热的C罗为例,正是因为他的强大的号召力,才让他具备了商业推官价值。
回过头我们再梳理一下曼联的商业价值链条。首先是建立一个好的球队,队内有大牌,然后取得好成绩-球迷捧场-门票收入-衍生品。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你是否可以取得好的成绩,没有好成绩,就没有好的品牌价值,没有品牌也就没有收入,所以,这才是体育俱乐部运营成功的秘密与关键。其实通过曼联的收入模式可以很清晰的一个得到一个启示。曼联首先是建立了内容。这个内容是什么呢?就是比赛,通过购买好的球员(有没有感觉像媒体去找好的作者或者餐厅去找好厨师),然后打出好的比赛。这是第一个步骤。接下来因为有好的内容,就可以吸引到足够多的粉丝,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用户,这些粉丝会直接消费我们的比赛产品,也会直接消费球员的衍生产品,所以粉丝即用户。用户对球员有情感,所以会形成关系与互动。而最终建立了前面三个正向的循环之后,收入与营收似乎就是水到渠成了。
球员其实也是商品
除了曼联上面的三种营收模式之外,球员本身也是收入的一部分。对于很多中小俱乐部而言,他们不可能像曼联一样获得很高的电视转播收入,有没有那么大品牌影响力,所以,这个时候他们赚钱的方式就出现在球员本身之上了。
这一种盈利模式出现在以荷甲联赛和葡萄牙超级联赛为代表的俱乐部身上。他们商业盈利能力一般。但是他们有一条球星生产线。以当今球坛最炙手可热的C罗为例,当年他在里斯本竞技的身价才只有1224万英镑身价转会曼联,但是随后加盟曼联之后因为表现好,在2009年6月,以9600万欧元身价转会至皇家马德里。在这一笔交易之中,只是短短的6年中身价增长了5倍之多,这笔交易中曼联大赚数千万欧元。而很多类似于葡萄牙联赛和荷兰联赛的球队就是依靠这个获得巨额转会收入,然后再拿着这笔钱去买更多有潜力的球星,然后培养起来之后再转卖获利。
当然,因为这几种主流的盈利模式,而衍生出足球经纪人和球探的生意,世界足坛最著名的经纪人有门德斯和扎哈维,他们从每一笔转会中获得巨大利润,而这些只能说是另外的一条秘密的商业路线了。而欧洲主流商业盈利模式给中国体育俱乐部的启示在于,做好青训,打出好的比赛,取得好成绩,才是成功经营之道,没有好的内容,就没有办法获得成功,套用一句很熟套的话语,其实,现在,还是内容为王。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