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网络删帖
在网络空间,还活跃着一批“删帖公司”。他们拿人钱财,帮“客户”删除对其不利的帖子、评论甚至新闻。记者采访了一家“公关公司”,对方提供了一份删帖“价格表”,这些人自称与各网站的编辑相熟,删帖费很大一部分是给编辑的好处费。
6、少交税费
一位天津市民告诉记者,他于2011年在天津市南开区购买一套二手房,按照真实成交价,需上交约3万元税费。当地一家地产中介的经纪人向他索取4000元“低评费”后,成功将该房产的评估价由每平方米1.7万元降到1.3万元,为他节省了上万元税费。按照这位经纪人的说法,这些费用是用来“打点”房管局工作人员的。
北京的房地产经纪人王先生告诉记者,在“国五条”出台前经手过一单交易,税费是30万元。“国五条”出台后,这笔税费上升到60万元。经纪人向买方索取30万元后,拿十几万元用于买通法院工作人员,通过法院判决方式将房产判给买方,为买方省下了30万元税费,自己则将剩余的“经费”收入囊中。
■观点
监管部门
应当整治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灰代办”匍匐在权力之下,四处延伸,介入行政审批、财税优惠、信贷发放、招投标及资源配置等多项权力运作,成为腐败蔓延的重要推手,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
专家指出,“灰代办”组织,已经成了社会“毒瘤”。工商行政管理、公安等部门应该发起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灰代办”的打击力度。
与此同时,网络监管机构也应该对搜索引擎等进行清理,查处“灰代办”的推广渠道,阻断其违法的中介服务。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