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9月中旬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意见》后,11月7日,山东省又召开全省创业创新工作会议,鼓励、动员各地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支持创业创新。
“创业关键要有浓厚的舆论氛围,让年轻人有创业精神,着眼未来。”7日,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山东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所长刘德军认为,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山东接连从政策支持和氛围营造等多方面力促创业创新,用意就是通过增加小微企业的数量,提升经济活力,实现区域经济弯道超越。
“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参天大树,也需要广袤的丛林支撑。如何让青年打破传统思维敢于创业?创业意识的培养和让创业者受到尊重至关重要。”正在利用团中央拨付的专项资金培训1600名创业者的临沂团市委书记罗成建告诉导报记者,山东人崇尚“学而优则仕”,相比发达省份,创业氛围不浓厚。从政府层面支持创业创新,是对青年的鼓励,但除了政策支持和舆论环境的营造外,引导创业者少走弯路,保护创业激情,是让更多的人敢于迈出创业脚步的关键。
创业意识差距
对山东首次专门召开创业创新工作会议,罗成建认为,这有利于从宏观环境上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氛围,促进全民创业创新意识的培养。
据了解,今年团中央首次向沂蒙革命老区的18个县(市、区)的每个县拨付专项资金3万元,用于促进青年创业培训。临沂团市委从年初开始用这笔专项资金培训创业者,并为创业者争取金融支持。
开班多次后,罗成建越来越感觉到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尽早培养的重要。现在政府鼓励创业,多从大学开始开设创业课程。可在很多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中,从小崇拜的名人或是达官政要,或是科学家、文学家,少有企业家。因此,虽然很多大学生有文化有专业知识,但骨子里没有创业意识。按部就班地找工作,成了多数大学生的选择。
另一方面,有的大学生即使毕业了,也没读过几个企业家的故事,对什么是企业、企业是做什么的都不清楚,缺乏创业准备,可以说即使想创业,也对创业很迷茫。
“现在的创业已不同于过去,更多的是创新、创意,这种精神需要从小培养。”罗成建由此建议创业课程前移到初中,作为选修课,从青少年时代培养创业意识,并将创业成功作为人生成功的重要选择之一。另外,政府、社会要对创业足够宽容,容许探索,容许失败。
分析山东万人拥有企业数量与粤、浙、苏的差距,刘德军坦言,从深层次上看,其实是创业创新意识的差距。“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的创业政策宣传力度、解释力度不够。”
融资是最大的坎儿
在与多名创业者接触的过程中,罗成建深感初创业阶段是最艰难的时期。
创业项目怎么选择,创业资金如何解决,每走一步,对初创业者而言,都很难。“因此,创业需要支持、需要鼓励、需要陪伴。”罗成建表示,各地举办的创业大赛其实是对创业者很好的激励,而创业导师能从更高层次上给予创业者点拨。据了解,临沂团市委选择了100名企业家作为创业导师,从不同方面为创业者提供支持,并从去年开始进行创业奖评选。今年11月1日,由团省委等单位主办的“兴业银行[0.18% 资金 研报]杯”第三届山东省青年创业大赛也在济南启动。
“青年创业的最大障碍首先是资金。”在罗成建看来,虽然一些好的项目可以争取风投支持,但对多数创业者而言,风投遥不可及,资金是难以跨越的门槛。金融机构从自身利益和风险防范的角度考量,能给予创业者的贷款也很少。
为帮助创业者迈出前3步,临沂团市委与邮政储蓄银行临沂分行于今年9月13日启动“赢在沂蒙”青年创业计划,每年发放1亿元以上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重点扶持1000名城乡青年自主创业。截至10月底,已发放185笔、1238万元贷款。
据山东团省委书记张涛介绍,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瓶颈,今年前3季度共扶持8770名青年创业者获得14.3亿元小额贷款。
仔细研究了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意见》后,刘德军发现,《意见》将资金支持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前3条分别是设立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提高创业补贴标准、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力度,政策支持力度空前。
“有了政策后,关键看落实。”刘德军坦言,《意见》从融资支持、载体建设和政府服务等多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如果各地能落实到位,将进一步优化山东的营商环境和创业创新环境,推动全社会的创业创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