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创业观察→新闻
    


那些爆红但你却没看懂的美国初创企业


cye.com.cn 时间:2014-3-13 10:19:18 来源:Fay的二次学习日记 作者:Fay 我来说两句

这篇文章出自前百度地图PM之手,和我们大多数人的感受一样,对于文中提到的三家初创企业——Square,Instagram,Lyft的爆红,感到匪夷所思。这位前百度er在美国游学的过程中亲自体验了这三家企业提供的服务,得到的结论是:提供极致的用户体验,或是成功改变用户的消费习惯,产品得到广泛关注是理所当然的事。

根据上次大家的投票结果,今天来说说来美国之后发现自己曾经其实没懂的美国startup们——Square, Instagram, Lyft。 当然,以下只是一家之言,旨在提供一个不同视角。

第一个产品:Square

在中国做互联网产品的PM,总少不了关注硅谷的各种新产品。调研,讨论,最后下一个结论,这个模式在中国能不能work,能不能借鉴。

而Square绝对是当年很多人都调研过的产品,包括我自己。 它是一个“小方块”,插到商家的智能手机上,商家就可以让顾客使用信用卡支付了。

当年我们调研的时候问自己,为什么商家会选择Square的刷卡器呢?于是我们认为Square的主要核心竞争力是收的手续费比正常刷卡机低一个(或者几个,记不清了)百分点。

故事场景切换到美国。

刚到美国的时候,我的钱包里放了200块现金和一张信用卡。

两个星期以后,我的钱包里放了20块现金和一张信用卡。

而那20美刀现金的主要作用是——防身。

美国同学告诉我说,如果路上有人打劫,你就乖乖给他20块,然后走掉。不用给太多,也不能给太少,20块正合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美国人民出门根本不怎么带现金好吗!不管是街边买奶茶,便利店里买包餐巾纸,还是地铁站买票,打车付钱,一切都是刷卡搞定。

于是我突然明白自己当年对Square的分析完全没抓到重点。

Square最重要的是让商家“能”接受信用卡——这个从0到1的过程在这样强大的信用卡消费习惯下是个重要的质变——其次才是手续费问题。

申请传统刷卡器的过程冗长、麻烦,安装费高,而搞个Square只需要花2分钟在网站上提交申请,一两天内小方块迅速寄到,并且免费!

最喜欢Square的应该是那些大量的小“家庭作坊”/独立工作者——发型师,汽车修理工,裁缝,艺术家……现在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刷卡付款了:

想象一下你在某广场喂鸽子的时候,看到旁边的画家一副画不错,一摸口袋没有现金——于是画家掏出Square,你潇洒的刷了卡抱着画满足的回家了。 皆大欢喜。

第二个产品:Instagram

这个迅速火遍全球的产品要是没关注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互联网的。

可是,当年我试用了一阵子之后,热情就迅速下降了。心里暗自嘀咕,这个产品除了滤镜还有哪里特别出色吗?

于是我一边看着Instagram继续火遍全球一统江湖,还十个亿美刀被买了,一边惭愧地嘀咕真的没有特别领悟到它的核心竞争力啊……

当时在中国,大家都在微博和微信上发照片发的很high,因为点赞和评论的人多嘛!

我就想不明白了,滤镜要做的多好才能让大家不去Facebook发照片而跑到Instagram发照片?

结果我错了。

Because Facebook sucks at mobile.

Facebook先是赌错了Web App,体验惨不忍睹。就算是现在的Facebook App,我也还是觉得很难用。 两个硬伤:

第一个就是图片相关体验。发图步骤比Instagram多好多步,上传速度,图片展示都不怎么样且经常出错。

第二个硬伤是加一个新朋友。Facebook app的“加朋友”设计完全还是PC场景下的设计。

假设你今天碰到了一个朋友,你说我们加一下Facebook吧—— 首先,你必须输入他的全名。我有一个朋友叫Akracha Phraprasert。这都还不算特别长的。

其次,你们必须有共同的好友你才能搜出来ta。假如你认识的是个新朋友,我一直没有搞明白怎么加。我后来的解决方案是留下邮箱,回头查了我的Facebook page地址发给ta让ta加我。

对比微信的摇一摇扫一扫,简直就是弱爆了。还不如Instagram搜个id来的痛快。

大平台的失误给了手机上新的分享网络很好的时间窗。因为你的体验可以好到足够多,从而让用户选择使用你的产品来分享。然后赶紧开始滚雪球,达到critical math。 结果就是:

虽然我现在在Facebook上有三四百个好友,Instagram上只有63个follower(更晚开始用),但是每次我两边同时发图,Instagram收到赞的速度明显比FB快很多,赞的最终数量两边差不多。

Hey,赞的速度和数量可不就是你选择去微信而不是微博发图的原因吗?

第三个产品:Lyft

它是Uber的竞争对手。Icon是个粉红色的小气球,Slogan叫Your friend with a car. 没说我们便宜快速覆盖广。招聘Driver的网页上说我们是个happy community。放了一顿人笑呵呵抱着粉红色胡子(Lyft的标志)的照片。

真不像个打车应用啊。

去三番玩之前,听到好几个朋友推荐Lyft,说比Uber便宜一点,而且司机更friendly和活泼。

我想司机活泼算个啥优势,打车应用嘛,便宜快速可靠就好。

结果有一天在Silicon Valley这个大农村(就是目的地与目的地之间离的很远,没有车会shi的意思)无奈下被朋友拉着坐了一次Lyft。

一上车,就被车内环境震到。车内整洁干净就不说了,座位上都铺着粉红色毛绒绒的坐垫和靠垫,车窗前摆着一个巨大的粉红色毛绒绒胡子。瞬间心情大好。年轻的司机姐姐轻松地说,嘿,你们座位前面有饮料,自己看看想喝什么。还有,吃糖吗?说着递过来一大筐糖果。

我心里想,阿,这饮料收钱吗。于是礼貌地说,谢谢,我带了水。不过来块巧克力吧。

在杯具地缓慢挪动(硅谷的交通太烂了)的一路上,我们开始跟司机姐姐聊天。

我问这些车里的装饰和糖果什么的是Lyft标准的服务吗?还是你主动做的?

她说,每辆车都不一样,我们都是自己想的主意。不过我们有个社区,大家会交流。像提供糖果这个主意就是我在社区上看到别人这么做,我觉得挺好的就也做啦。我还看到有个人把车里装饰成星空的样子呢!太酷了!

愉快地聊了一路之后,我得知她就住在附近某个镇/市里,是某个VC的私人助理,家里开高级自行车店(主要客户是没事喜欢骑着意大利产自行车到处晃荡的VC们),没事的时候就接个Lyft的活儿开开车聊聊天赚点钱,或者上Lyft的社区跟其他driver讨论交流。

It’s fun! 她说。

我这下明白什么叫happy driver和your friend with a car了。

对这家让员工开心地工作,开心地互助和自我改进,提供开心的服务的公司心生敬意。

三个故事讲完了。 所以,在不了解用户习惯(Square),竞争格局(Instagram)和产品真实体验(Lyft)的情况下,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假设和结论。 难怪这么多巨头在中国市场都倒下了。而中国公司到要走出去的那一天,会不会也碰上同样的问题呢?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